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服药几周后,关节肿痛改善不明显,没有期待的“药到病除”,便转诊其他医院和医生,换种方案继续治疗。若仍觉效果不佳,就会反复换医院或医生,慢慢地甚至丧失治疗信心。之所以会这样,与患者不太了解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出现关节滑膜增殖,并产生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进而造成关节、器官的损害。治疗药物需要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并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来起效,这个过程相对较慢,因此抗风湿药物多属于“慢性子”,需要坚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类风湿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植物类药物及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在这些药物中,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起效快,能快速缓解关节疼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病情的长久控制没有明显效果。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具有防止和延缓骨质破坏、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致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也被称为“慢作用控制风湿病情药物”。顾名思义,“慢作用”即“起效慢”,一般起效需1~3个月,对其疗效评价则需在用药后3~6个月进行。一般在病情缓解后仍需维持用药治疗,以维持病情长期稳定。代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艾拉莫德、雷公藤多苷片等传统合成抗风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