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合肥及周边城市,兴许是为了冲淡萧索气氛,每每在隔离道上栽植成片的羽叶甘蓝,一行绛紫,一行鹅黄,一行翠绿,排列有序,井井有条。有一次,我站在锦绣大道与始信路交口的一幢楼顶上,从这高处往下看,整个隔离带,恰似一条长幅彩色地毯,任人与车在其两旁行走与流动。
羽叶甘蓝又称羽甘蓝、叶牡丹,与油菜、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大头菜等家常蔬菜都是近亲,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这一属植物,大多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蔬菜,成为日用家常的重要元素。作为观赏植物,羽叶甘蓝是食用包菜的园艺变种,经过长期的选育,羽叶甘蓝的叶形与色彩日益丰富,但仍旧以紫、红黄为主色调。一棵羽叶甘蓝,叶片皱褶有多寡深浅之分,颜色常有外绿内紫、外黄内红之别,在同一花坛上栽植,互相搭配,互相映衬,在众卉香消玉殒的寒冬腊月,似花而非花的羽叶甘蓝,十分养眼,从而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羽叶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跨年生草本。直径一般30~60cm,高度25~40cm。单叶,有皱叶、不皱叶和深裂叶;中间叶片有红、白、粉红、玫瑰红等色。总状花序,萼片4,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花两性。长角果,圆柱形,种子球形。
食用甘蓝原产于欧洲,经园艺变种后的羽叶甘蓝,其主要品种中,若按叶片区别,东京系为圆叶,大阪系为波浪叶,名古屋系为皱叶,孔雀系为裂叶。目前各地栽植的羽叶甘草,叶片的颜色不再单一,有叶缘呈翠绿、灰绿、深绿的,也有叶片中间呈白、黄、玫瑰红、紫红等色的,总之,叶片颜色更加丰富多彩。羽叶甘蓝以其耐寒性与“花期”长两大特性,倍受青睐。羽叶甘蓝不畏风刀霜剑,即便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依然不失明媚鲜妍;羽叶甘蓝最佳观赏期为1至3月,这期间的某些旦暮,由于光影的更替嬗变,常常呈现花非花、雾非雾的美景,给道路与街市,带来捉摸不定的温柔。然而,当时序进入4月,气温回暖,羽叶甘蓝抽薹、开花之日,也是它退隐花坛之时,另一些小型花卉,将取而代之,花坛里上演的,是不一样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大戏。
盆栽羽叶甘蓝,渐成风气,但整株不可太富胎,放在书房的花架上,倒也赏心悦目。想当菜吃,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