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怕中秋月怕半
刘文华小说集《母系家族》读后
《肝胆记》:肝胆相照,民族情深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曲献给故土的绝唱——
刘文华小说集《母系家族》读后

四川达州 曹文润
 

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都会用自己的文字忠实地叙述某种传统文化的衰落及与之相伴的某一群手艺人的人生故事与情感世界,这就是我读《上梁歌》所思考的。作家刘文华通过小说人物丙万的个人命运遭遇,提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如果说作家刘文华的小说集《母系家族》是一首献给故乡的颂歌,不如说他的中篇小说《上梁歌》则是一曲故土的绝唱。作家刘文华通过小说人物丙万的个人命运遭遇,提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我虽未曾去过作者家乡太湖,亦不谙皖鄂风土人情,但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依然让我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和体温。

在我用半个月读完这个集子中的《上梁歌》《母系家族》《老姑娘的心事》等四个中篇,和《祠堂》《烧茶》《遥远的粮仓》等三十七个短篇后,作家刘文华一直坚守遵循的“解构人生,放牧心灵”的文学创作理念,更是激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毋庸置疑,《母系家族》在集子里众多篇目里能够独享书名殊荣,足见其在作者情感世界里占有何等的分量。据刘文华透露,《母系家族》是根据家族史上一些真实素材创作的。小说以“女性的颂歌”为主线,讲述一家三代女性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小说中的祖母、母亲和妻子以及女友等形象,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在这些平凡的女人身上,她们或因时代际遇,或因遭遇命运突变时,所展现出的隐忍、忠贞、宽容、悲悯、坚守和敢于牺牲自我的金子般的品质,无不闪耀着东方女性所特有的人性光芒。但实话说,或许基于关注传统文化的工作原因,我更偏爱这个集子里的头条《上梁歌》。

中篇小说《上梁歌》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主题也很鲜明:丙万是个身怀绝技的乡村砖匠,从师傅那里得到传统手艺真传和唱《上梁歌》秘籍,成了这个乡村男人一生的志向与追求。正是因为这份执著与坚守,丙万最终如愿以偿,成为方圆百里《上梁歌》唱得最好的“明星”!村民们修造新房举行上梁仪式时,无不以能邀请到丙万现场亲唱《上梁歌》为荣。在房主殷勤的笑声中,在鞭炮炸响的喜庆气氛中,在乡里乡亲们举杯畅饮的祝贺声中,丙万享受着被人追捧崇拜的荣耀与幸福——这是丙万的人生高光时刻,那些曾经为传承《上梁歌》的艰辛付出,先放弃爱情,后又挑战婚姻的辛酸与无奈;身处逆境和坎坷,永不言弃的坚守中所遭遇的一切苦难,都化为成功的喜悦之泪。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创造出了他的“高密东北乡”,创建出了一个令世界文坛注目的文学王国;马尔克斯的马贡多、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沈从文的湘西边城、萧红的呼兰河、苏童的香椿街……正是故乡和童年成就了他们的传世之作。对于作家刘文华而言,位于皖西南山区、大别山南缘的太湖县,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太湖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特色,父老乡亲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还有太湖的方言俚语、风味小吃,经过时光与记忆的过滤,化着故乡的血脉与文化基因,闪烁着独特的美学光芒,在他的笔下的每一部作品中流淌。为此,我有充分的理由希望,才情兼备的作家刘文华能够倾情奉献出更多带着太湖地域特征和文化胎记的佳作!回报故乡、回馈读者对他的持续关注与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