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安徽市场报周六的证券周刊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我本身对证券市场比较感兴趣,看到报社在招工作人员,我就报了名,参加笔试后,面试时因我在商桥快讯杂志社工作,做过销售,当时的项海胜主任就说你干过销售,做广告很快能上手,就把我分到了广告部做业务员,至今与星报结缘已20余年。
当时的广告业务并不好跑,很多单位认为我们是行业报,并不愿意在市场报做宣传。我们要做到业绩,必须要一天跑十几个客户,我记得第一个客户是在城隍庙的茗香轩茶楼喝茶时,和老板聊天认识的。经过多次努力终于拿到了第一笔广告业务,老板让我帮他店刊登些文字,招揽客人,当时也没钱,就给了300元茶水券。这是我的第一笔广告业务,当时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随着信心的不断增强,我又跑到长江路上南京名人公司,这家公司是做名人辞典的,刚到合肥,公司在合肥的项目负责人,对合肥办理各种证照的地址不是很清楚,我就帮他多方打听,办齐了各种证照手续,最后处成了朋友,和我签订了一笔4万元的广告业务,在安徽市场报上刊登名人辞典。
安徽市场报是面向普通百姓的一张日报,2000年谋划增加一些栏目,当时的旅游行业刚刚开始初步发展,报社广告部的关民主任让我开办旅游栏目,我也是无从下手,幸好我认识了当时在记者部的杨智主任,带我去旅游局找领导,经过沟通洽谈,确定了2001年在安徽市场报开办由安徽省旅游局市场处主办的旅游文化栏目。这个栏目的开办,杨智主任付出了很多心血,多次往返于报社和旅游局。这个栏目的成功开办不仅给报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安徽市场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记得2002年报社举办读者节,地点在老的市府广场,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当时的发行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记者、编辑、广告业务人员和报社领导早上7点不到就到现场,准备读者节的各项工作。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当时在市府广场临近的高楼上,我清楚地记得挂出一面长5米宽3米的横幅“安徽市场报人特别能战斗”的字样,特别鼓舞和振奋人心。在这一天的读者节上,人群川流不息,各工作台上记者、编辑、发行人员不厌其烦地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没感觉到一丝丝的寒冷。这次读者节经过全报社人员的共同努力,报纸订阅量大幅上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现如今的星报人传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转型改革的大潮中,一定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