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云南野生菌多,云南人也最喜欢吃野生菌。每年7、8月,是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间。我们称为“试毒大会”。因为,这段时间也经常有吃菌中毒的新闻爆出。“红杆杆,白伞伞,吃完一起躺板板……”最近很流行的这首网络歌曲,就是描述人们吃了有毒菌的后果。中毒的人出现幻听,幻觉、昏迷,有的甚至死亡。就算是这样,仍然阻止不了云南人吃野生菌的热情。
宋代杨万里在《蕈子》里提到:“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描述了菌子的美味。可见,咱们中国人吃菌子的历史很悠久了。
云南野生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食用菌的一半以上。
儿时,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山捡菌子了。下过几场雨之后,山上的菌子开始像小精灵一样,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了。腼腆一些的还藏在土里哩。我们往往是口里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拿着小竹篮,戴顶小草帽,穿上手工的塑料底布鞋,特意准备一根尖棍子。就上山了。
每次捡到菌,小伙伴总会大喊,这里一朵青头菌,那里一朵鸡油菌,“奶浆菌!不是一朵,是一片!”喊得人心里发慌,总怕落后了。通常捡的菌有:牛肝菌、青头菌、奶浆菌、铜绿菌等等。万一捡到鸡枞,那可就走大运了。因为鸡枞的根很长,大部分在土里,又很珍贵,所以,这时候,我们准备的尖棍子就派上用场了。用尖木棍小心翼翼地往下挖,挖到最底部才能把鸡枞从土里取出来。然后要把土回填进窝里,来年还会长出鸡枞。要是小孩子捡到鸡枞,除了被伙伴羡慕,一家人就可以“打牙祭”了。记忆中我只捡过三次鸡枞,那时的兴奋劲儿,真不亚于中了彩票。
每次捡完菌,小伙伴们都要比一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捡的是最多最好的。每朵菌上都挂着清晨的泥土,带着大自然的清香。我们还会挑出最嫩的奶浆菌,直接生吃。吃进嘴里又脆又甜。
捡到的菌拿回家,我们总是用南瓜叶来洗。因为南瓜叶表面有很多小绒刺,洗得又快又干净。
鸡枞烧汤最鲜美。新鲜鸡枞,直接放山泉水煮,放点盐就可以起锅。汪曾祺先生在《菌小谱》中写道:“鸡枞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难比方。”
烹饪好的菌抬上桌,颜色鲜亮,鲜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真是人间极品。难怪汪老离开云南四十多年,都忘不了云南野生菌,对云南野生菌推崇备至。
直到现在,每年我都要回老家去捡菌,走走小时候走过的路,爬爬儿时爬过的山,到自己的“菌窝”看一看。虽然每次捡到的菌不多,但心情总是很好的,仿佛时光倒回一样,又重温了一遍藏在旧时光里的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