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纷纷开启寒假模式,不少家长希望通过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长。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形同虚设,有的孩子甚至在网上随便找个身份证号码就顺利登录了。此外,网上还流传各种几十块钱的攻略,轻松破解系统限制。一些家长戏称,防沉迷系统“防了个寂寞”。(2月2日新华社)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真成了一些家长称的“防了个寂寞”,沦为了游戏平台的粉饰工具,网游平台的平台管理责任与社会责任,却早已在这种粉饰下丢到了九霄云外。
青少年群体是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数量庞大,让网游平台推出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无疑是让企业“壮士断腕”,本就有左手管右手之嫌,而对于企业推行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相关部门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所以,平台“打折”落实注册实名制,变相“架空”防沉迷系统,也就成了一种潜规则。
要让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发挥出应有作用,就不能寄望于企业的自觉、自愿,而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落实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监管力度,对企业不规范行为予以相应惩戒;还要推动建立统一的强制性防沉迷系统。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监管,让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发挥出应有作用;企业也要尽好自身的管理责任、社会责任,防范网络游戏成了孩子的“成长毒药”;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些陪伴,多与孩子沟通,家长与学校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不能因为自身监护责任或教育责任的缺失而把孩子主动推给了网络游戏。
笔者以为,各个层面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被“架空”归根结底是“责任架空”。所以,要激活全社会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就要先激活背后的“责任防线”,拧紧责任链条,通过形成多方合力,才能避免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