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放鞭炮,挂上火红的灯笼,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除了这些常见的年俗以外,我家还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年俗。
我家的两样特色年俗都是除夕晚上的事儿。
熬大年剥玉米,是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老规矩。小时家住乡下,每到除夕晚上,吃完饺子年夜饭,夜色已深,全家人围坐在乡间特有的土炕上,炕头被炕肚里的柴火熏烤得暖烘烘的。母亲总会从屋外端来一大簸箕的玉米棒子。这些玉米棒子是秋天从地里收回来,一穗一穗编成大长串挂在院子里的树杈上,早就干透了。其实大部分的玉米早就用机器脱粒,留下的这一点就是为大年夜做准备的。
剥玉米的流程非常简单,父亲用尖锥将玉米穿出一两道“垄沟”,我和姐姐就顺着垄沟去剥,非常省力。我们一边剥玉米,一边听奶奶那些和过年有关的故事。好多时候,我就在玉米堆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躺在暖烘烘的被子里,窗外天已大亮……
熬年夜剥玉米,这大约要算是独一份的年俗了。伴随着金灿灿的玉米粒迎接新年的到来,无疑是个难得的好彩头。遗憾的是村里几经开发,玉米地荡然无存,院子里再见不到挂满玉米棒子的丰收场景。除夕剥玉米的“独家”年俗,也一去不复返了。
除夕剪窗花,是我们家的另一项特色年俗。奶奶是乡间有名的剪纸高手,最擅长的就是剪窗花。记忆中的大年三十晚上,天刚檫黑,头发花白的奶奶就拿出剪刀和花纸坐在炕头,变戏法一般剪出一张张漂亮的窗花来。羊年剪绵羊,猪年剪肥猪,鼠年就剪小老鼠,每一只都栩栩如生。奶奶有老传统,始终认为除夕晚上剪出的窗花最有灵性,能带来一整年的好运。
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没钱买玩具。奶奶就用剪刀剪出各种小动物和水果来。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神话人物剪纸,挑担的沙和尚,双手合十的唐僧,腆着大肚子的猪八戒,翻着跟斗云的孙悟空,还有青面獠牙的老妖婆,惟妙惟肖,让我爱不释手,也让四邻的孩子们艳羡不已。
如今奶奶已远去多年,好多人家都不再贴窗花了。而在我们家,大年夜剪窗花的特色年俗依然保留着。母亲和妻子也是剪窗花的好手,就连才上学的女儿也早早学会了剪窗花。年三十晚上,别人家都是看春晚,抢红包,我们家举行的是剪窗花比赛。说是比赛,其实图的还是一个热闹和高兴。全家老少齐上阵,热热闹闹的场景,正预示着我们家来年的生活就像大年夜的窗花一样,喜庆吉祥,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