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该对“4年被救助234次”说不
乐见顺风车规范“参与春运”
婚姻消费补贴不能只盯着“钱”看
微声音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乐见顺风车规范“参与春运”

▋马涤明
 

在1月3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要全力增强运输服务能力,鼓励并规范顺风车、营运车辆城际拼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春运。(1月31日中新网)

一些网媒以“春运期间允许非盈利网上拼车回家”的标题转载这则消息,表述并不准确,因为“鼓励”与“允许”并不是一个概念。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拼车,本不违法,也就不存在“允许”的问题。所以要“咬文嚼字”讨论二者的区别,是因为拼车问题上一直存在误区,这个“误区”不是民间之误,而是某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理解得不准确。比如经常有“接同事成非法营运”之类的报道,同事经常合乘一辆私家车出行办公事,因为公司给了车主每日15元的油补,被某些地方的运管部门认为属于非法营运。但事实上,这种只收油费成本的拼车,实则不具营利属性。

交通运输部对“拼车回家”问题的态度是“鼓励”,而不是“允许”,体现的是政策把握上的严谨:无法可依的问题不在政府部门管理之列。行政执法必须遵守“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尊重公民和社会组织“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权利。不允许非营运车辆从事营利性载客,相关法规有明确规定,但对于非营利性顺风车、拼车,任何法律法规都没有禁止性规定。那么,禁止顺风车、拼车就属于“法无授权”。如果已经调查清楚,拼车人之间是熟人或顺路的关系,执法人员仍不予放过,执法的动机就值得怀疑了。

“鼓励顺风车参与春运”,并将其定义为“新业态新模式”,显然具有“行政执法解释”的意义。当然,交通运输部“鼓励拼车”的“执法解释”中还加上了“规范”二字。而“规范”的概念其实比较简单,那就是以“营利”和“非营利”界定合法性;超出合理费用成本的情况,便不合法。

鼓励顺风车参与春运,等于是对顺风车、拼车的正名。如果各地运管部门能够从依法行政、绿色减排、缓解交通压力的角度考虑问题,顺风车、拼车规范参与春运就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