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该对“4年被救助234次”说不
乐见顺风车规范“参与春运”
婚姻消费补贴不能只盯着“钱”看
微声音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婚姻消费补贴不能只盯着“钱”看

▋宋 潇
 

日前,“全国婚补基金太原试点成果大会暨山西省2018婚补基金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这也标志着山西省将全面启动婚姻消费补贴制度。据估计,山西省2018年补贴金额将高达9500万元。(1月31日《中国妇女报》)

所谓的婚姻消费补贴,即是以新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益基金,目的是通过补贴等方式,帮扶新婚人群,引导大众消费。并且,它的功能还不仅限于此。在给新人发放补贴的同时,专项基金还将对婚姻服务市场产生影响,比如,其补贴范围还包括婚纱摄影、婚宴酒店、婚礼庆典、家用电器等,基本涵盖了新婚消费的各个环节。

当前,结婚消费逐年上涨。如果结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补贴,确实可以减去一部分负担。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年轻人婚恋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婚姻服务市场也在改变,在物价水平整体上升的时候,服务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时候,仅靠单纯的补贴并不能解决漫天要价的现象,相反,有可能还会助长一些婚庆机构乱收费、滥收费的嚣张气焰。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婚姻消费补贴有总比没有好,这点确实不假,但一项制度的落实过程,涉及到的毕竟是方方面面,而对于婚姻大事来说,这种特性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如果补贴的额度过小,那么对减轻年轻人的结婚负担,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补贴政策无法长期持续或者广泛普及,那么它的影响,也就仅仅只限于一个地区或某个小区域。

所以站在整个婚姻服务市场的角度,推行婚姻消费补贴的最终目的,也仍然是培育定点的大众化消费机构,形成公益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良性互动。它的视野,更应该放在未来一个长远的计划之内。毕竟,婚姻消费补贴的最终目的,不是刺激年轻人结婚的欲望,而是为了减轻新婚夫妇的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形成一套公益扶持、行业监管和企业参与的整体服务模式,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须有制度保障,若只是注重物质补贴,势必会给人一种“政府催婚”、“刺激消费”的错觉,那么这一制度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