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过去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近来年有这样一群“待机族”,并不急着就业,而是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不独就业热情一直不高的艺术类学生,就连一些文理类的院校,这两年慢就业的情况“确实比较明显”。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已11年的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泽东表示,“现在的大学生既没有很迫切的经济压力,在没有心仪的单位时,也缺乏就业的动力。” (12月5日新华网、齐鲁壹点消息)
“慢就业”渐成常态,也是择业者心智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前些年,由于就业岗位相对紧张,诱发毕业生拼抢,以至于饥不择食,“挖到篮里就是菜”。结果,常常与自己的职业理想相去甚远。可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饭碗,却不得不委曲求全。当下不同了,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中,薪酬水平、发展机会、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同等重要,无疑需要谨慎思考和判断。
当下,在老一辈人眼里许多算不上“正式”工作的行当,事实上正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如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商业插画师、私人摄影师等,令不少学生乐此不疲。种种自主创业创客,也以其独立性和创新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规划未来等“慢就业”,这些将有利于实现年青人的职业理想。渐成常态的“慢就业”,也是对丰富多元业态的投射。
是故,对于大学生“慢就业”不妨多一些包容、理解和接纳。既不要将一时的“慢就业”看成了“啃老”的表现,也不宜将此视作“求职惰性”。更不能将没有固定工时和办公地点的自由职业看为“颓废”。当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慢就业”是“不得已而为之”,或对就业困难预判不足,或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等,则需要保持清醒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