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 感恩有你
高架上的父爱
八封挂号信
几缕师恩入梦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八封挂号信

 

□李良辉 男 64岁 市场星报健康文化旅游俱乐部VIP会员

2015年1月,我离开了挚爱的三尺讲坛,退休后来到合肥居住。闲下来时,常想起30多年前的蚌埠教育学院同学。他们现在都在哪儿?

我们于1981年秋季入学,两年毕业后各自返回原校任教。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同学们毕业后大都失去了联系。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呢?我突然脑洞大开,带着毕业合照来到了合肥晚报社。两天后,我寻找同学的文章见报了。但是很遗憾,依然没有消息。

我又想到了写信。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入学时教务处印发的学生通讯录,按原址试着给八位同学分别写了一封挂号信。几天后,寄往蚌埠、淮南、六安和阜阳等地的信件陆续被退回。签退的原因一致是:查无此人。我无比失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5年4月10日清晨,我的手机响了。对方的声音洪亮但有些颤抖,是老同学潘海渔。他告诉我头天下午意外收到了我的信。他说,自毕业后他一直在全椒中学教书,没有挪过工作单位。滁州市还有两名同学,他将马上着手联络,尽早与他们一道来合肥见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同学之间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互相寻找。终于在2015年4月25日于合肥举行了第一次同学会,共到了九位同学。分别32年后重逢,大家感慨万千,却又面面相觑,不敢相认。当听到了对方熟悉的名字之后,我们热泪盈眶,热情拥抱。

对于这次聚会,我事前可谓做足了功课。我带去了当年引以为豪的学校校徽、发黄的毕业合照和通讯录等。尤其是看到我当时在食堂打饭用的铝盘时,在场的人个个惊叹不已。看着这些刻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同学们无不佩服我的有心收藏。

两年来,我们的小聚越来越频繁,找到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今年三月底,我们在蚌埠市举行了第四次聚会。岁月如梭,当年的母校不复存在,校址已成一片废墟。站在满地瓦砾上,遥望层峦叠嶂的涂山,往事如旧电影一般在脑海里重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