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北京市大多数中小学就将开学,如何把握假期最后一点时间赶完所有作业,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关心话题。因此,各类寒假作业代写业务也应运而生。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常规的抄写作业外,今年手工作品制作、手抄报绘画等特殊作业代写生意也格外火爆,下单者除了学生本人外,更多的却是学生家长。(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面临开学,寒假作业没完成的学生,有的挑灯夜战追赶,有的干脆拿出零花钱请人代做,当起了甩手掌柜。有了需求,便有了供应,一个“代做作业”的市场应运而生:中小学生找人“代做作业”,大学生则找人“代写论文”。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名五年级学生成为“代做作业”的“神枪手”,把“作业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一个寒假居然挣了近3000元;特别是,除了常规的抄写作业外,手工作品制作、手抄报绘画等特殊作业代写生意也格外火爆,许多家长亲自出马替子女“抢购”。
然而,“代做作业”热的兴起,也引发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可以说,“代做作业”现象,与学校和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环境关系很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家长就很容易拼命挤压孩子的假期时间,希望通过让他们多做作业,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甚至让假期沦为“第三学期”。这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往往也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因而,不得不找人“代做作业”。说白了,是孩子们在拿父母的钱,去欺骗学校和老师。可见,学生热衷于找人“代做作业”,实际上是对教育“减负”的一种另类诉求。找人“代做作业”,是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说到底是好逸恶劳和不诚信,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代做作业”现象,值得学校和家长反思,而不能置之不理。避免学生造假,需要学校给孩子减负,应从减少作业量开始。学校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把品德和诚信教育作为必修课,教会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做一个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