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职场“安全感”,今年48岁的黄佳,30年来边工作边考了100多个证。这些证书,除了成人自考的大专毕业证、本科毕业证、硕士毕业证,还有各式各样的资格证书。为何考那么多证?黄佳说,他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无非为了保住或选择一个更理想的饭碗。(11月22日《广州日报》)
怀抱100多个证书,48岁的黄佳可以说“证书等身”,但其只为“保饭碗”,在职场依然没有安全感。究其原因,缘于当今社会对学历及资格证书的过度崇拜。时下,许多用人单位只认学历不认人,只看证件不看能力,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与学历、职称高低也是绝对成正比的,这就刺激了一些大学生为追求学历和职称而不惜一切代价。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黄佳考的100多个证书,仅是功利社会的一种“展品”。
事实上,高学历和高职称,并非代表高水平和高能力;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机会,共享劳动创造和社会发展成果,应成为用人体制的必然选择。同时,也给现代职场人士提了个醒:学历和职称,不等于知名度、不等于地位和身价,而是由学术水平、对事业的贡献、在工作岗位上的为人及道德操守决定的,这其实就是职业精神和事业本质。可见,一人考100多个证书,折射出了当今职称评审、资格认定及执业乱象。
鉴于此,一方面,中央提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摒弃对“学术GDP”的盲目崇拜,改进考核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今后,德才兼备是理想的晋升标准。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占到了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34%。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这显然是个积极信号和正确导向,社会对学历过度崇拜、唯证书是举的时代,将会一去不复返了。既然如此,黄佳就不能再躺在这100多个证书上自慰了。
然而,取消部分职业资格仅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