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康熙、雍正、乾隆这个三个“大老板”的英明神武。但是老板再牛,员工不给力肯定也不行。在众多能臣干吏中,能历经三朝,为官五十年,居功至伟的,我以为当首推安徽桐城人——张廷玉。
张廷玉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张英,进士出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那可是正一品——很大很大的官。人家官大,为人却很低调。从桐城“六尺巷”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英的为人。张英的家教甚严,坚持“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张廷玉26岁报名公务员考试,老张就是主考官——多好的机会。但人家考虑到要回避,就放弃了。29岁再来,照样高中进士。
看来,一个人想要成功,最好有个好爹。一好是说,老爹最好有权有势,“拼爹”不吃亏。不拼爹也行,至少能在教育、人脉资源上不吃亏,不至于进京赶考连张高铁票也买不起。二好是说,老爹为人正派,家教得当。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张廷玉本人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他的三个儿子都很有出息。纵观中国历史,官二代大多不像样子,“官三代”就更不堪一提了。张家真是难得。
张廷玉的成功还得益于他的天资过人。人家做官,那是正儿八经公考出来的,没走后门。所任保和殿大学士,可是皇帝的第一秘书。雍正勤于正事,会也就特别多。每次军机处开会,老板也就动动嘴皮子。张廷玉则要趴在地上,“跪受笔录”,把老板的话形成正式文件。字要漂亮,格式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意思表达要准确。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电脑、打印机,甚至连钢笔、圆珠笔也没有。桐城人的文笔,名不虚传;张廷玉才思之敏捷,让人叹为观止。
能者多劳,张廷玉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户部、吏部、翰林院,又担任国史馆和其它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繁多,始终是忙忙碌碌的,“夙夜匪懈”“自朝至夕,无片刻之暇”。张廷玉处理公务从不过夜,来不及就熬夜,甚至在上下班的轿子里也在办公。雍正一朝承上启下,业绩彪炳,除了他本人的劳模精神,也离不开他手下这个实干高效的团队。其中,张廷玉的勤奋,实在让人肃然起敬。
出身比人好,天资也比人好,还比人勤奋,还让人活不活?出身和天资很难选择,也很难复制,倒是勤奋最值得我们学习。张廷玉除了勤奋,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谨慎——为人谨慎、处事亦谨慎。康、雍、乾都是牛人,牛人都有点性格和脾气。伴君如伴虎呀!其间,宫斗、党争又异常激烈。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摊子那么大,问题错综复杂,多干就必然可能会多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呀!然而,张廷玉却都能办得井井有条,几乎到了“无错无过”的境界。历经三朝,为官五十年,善终八十四岁。死后依然备享尊荣——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配享太庙的十二名异姓大臣中,张廷玉是唯一的汉人。
乾隆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承认张廷玉——“勤慎”。一语道破天机,衡臣之成功,无外乎这两个字。愿今天的我们也能把这两个字长记心头。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