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庭医学全书》书评
读书缘
舌尖上的时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读书缘
□ 袁文长
 

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连书房门都没有进去过的人。或许是上帝有眼,我打儿时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家有个读书人的亲戚,住在距离我们家约二十华里的一个较大的镇子上,我特别喜欢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到他家走亲戚。在他家孩子的小小房间里,有一堆书籍。那是我最初接触到的真正的书,里面有《青春之歌》、《苦菜花》以及《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书中的人物十分可爱,也很鲜活。自此,我走进了一个迷人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上中学期间,我有一个同学,他家中有两个装得满满的书橱。不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总是找机会往他家里跑,重点是“磨蹭”那两个书橱里的书。从那里,我初识了李白、苏东坡、艾青、郭小川,还有普希金和拜伦等一批批中外高尚的写书人。中学毕业的我,用学校发的本子,抄录了许许多多中外古今的名篇佳作。

招生制度改革以后,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以考试成绩而论,应该学理科,但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当时的师范学校为了给中学输送紧缺的师资,开设的课程都是功利性质的,加之两年时间短促,从《诗经》的《七月》,到茅盾的《子夜》,几千年文学史,勤奋的有幸者也只能拾到几许小巧的贝壳。

我真正读书,始于当中学教师的几年。我刚毕业所分配的学校是县城中学下迁的,校内住房非常紧张,单身教师基本上没有宿舍,校领导看我家住得较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打开尘封已久、破旧不堪的图书室,让我暂且栖身。就在那个与蟾蜍、蟑螂为伍的角落里,我走进了人类知识的宝库,夜以继日地举步书山,贪婪而又痴迷地拂去一本又一本书上的尘垢,不倦地去结识未曾相识的伟人和圣哲。

乡间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我聆听司马迁的娓娓叙说,伴杜工部苦苦吟哦,忧《少年维特之烦恼》,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及罗素的《哲学史》,但丁的《神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哲人的睿智和文学家的灵笔,不时把我这个卑俗的灵魂牵引到圣洁的宫殿,去接受阳光的洗礼。那时,和我一同分到那个学校任教的同事们,几年后陆续娶妻生子,饱享天伦;独我,除满身书卷气之外,依旧孑然一人。

后来,我从学校调到机关工作,书却始终与我相伴。不论是到企业,还是下农村,只要是夜不归,打点行装时,总要揣上一两本书,大有“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之恐慌。家庭经济条件好转以后,首先添置书橱,装潢书室,竭力营造一个“四壁图书中有我”的氛围。节假日,当亲朋同仁乐于垂钓、“围城”之际,我倚窗独坐,掬一口清茗,翻开一本书,全身心地体味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的意韵。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