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新儒贾观 及其当代价值
厚道做人厚诚经商 徽商古韵传世馨香
徽商的牌坊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厚道做人厚诚经商 徽商古韵传世馨香

□ 张倩
 

提及徽商,不少人会心一笑,徽商文化源远流长,徽商,那是一群带着书卷气息、有着文房墨香的人!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着厚德、厚诚、厚行、厚俭、厚重。正如清代歙县商人吴炳所言,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犹深感“厚之一字,一生学不尽,亦做不尽也”。

厚德做人。徽商为人重仁义,“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明末休宁义士金声)。徽商注重家人或族人间、同乡之间的帮扶互助。他们用事实说话,用“实在”打通经商道路的“最后一公里”。鼎盛时,各地都有徽州会馆、徽商同业公所等场所,有“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之说。

厚诚待人。徽商崇儒,可以说“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徽商大都自幼习文,底蕴深厚,他们经商之余,或借物抒怀、或吟风诵月、或浸淫音律、或挥毫泼墨,亦商亦文,体现出徽商浓厚的文人色彩。他们推崇诚、信、仁、义这些儒家伦理精神,注重“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重”的经商之道,坚持以厚诚守信赚取正当的财富;以货真价实确保自身信誉。徽商精神生活的富足也促进了经营活动的扩散。以苏州的程白庵为例,他幼时习文,深谙为儒之道,举止言谈有儒者风范,为商多年,交友广泛,苏州的士大夫们都非常喜欢和他交游。他曾被一代文豪归有光赞为“士而商”、“商而士”。

厚行坚忍。徽商才高行厚,坚忍不拔。胡适先生曾把徽商形象地比喻成“徽骆驼”。 他们穷则思变、坚忍不拔,“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他们背井离乡,艰辛创业,“近者岁一视其家,远者不能以三四岁计”。从最初的走出深山,售卖山货,到后来的经营广泛;从最初的江浙、四川到走进日本、东南亚等,徽商的足迹遍布各地,经营理念、方式、人文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人。

厚俭积善。徽商善俭。史料中关于徽商的描述,不乏虽富犹朴、吝啬鬼的形象。甚至在明清笑话中也把徽商的勤俭、吝啬作为嘲笑对象。追根溯源,徽商多以小本起家,经历坎坷,虽富甲一方,却难忘创业艰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艰苦朴素的节俭作风。现在看来,徽商的节俭是很明智的行为,有利于维护根基和扩大资本运营,从而保证徽商事业的良性、持续发展。积善行德也是徽商的特色。赈灾救荒,捐资办学,设立会馆、义庄、义冢,修桥筑路,兴修水利等,徽商大都慷慨解囊,回报和奉献社会。

厚重爱国。国难当头,徽商深明大义。自明初到近代,徽商或踊跃捐资;或出谋划策;或弃商从戎,用一己之力诠释厚重的爱国之情。

讨论徽商精神、学习徽商精神是对徽商精神的一种传承,是对自我精神境界的一种提升,也是引导我们厚德做人、厚诚待人、坚忍不拔、厚重爱国的精神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