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背后的“老爷”是谁?
学前教育的公益底色 须政府大力涂抹
放生上千只老鼠不是“赎罪”是“添罪”
火车票提前预售 退票费能否降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学前教育的公益底色 须政府大力涂抹

 

□温江桦

明年年底前,城镇小区将补足配齐幼儿园;至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75%左右。

15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公布了上述目标。扩大总量仍是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11月16日《新京报》)

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其中掺杂了太多市场经济的因素。幼儿园“公私并济”,本该认真践行教育公益目的的公办园,数量稀缺,一位难求;而民办园数量虽多,却泥沙俱下,优质园价格昂贵,一般园教育质量堪忧。

幼儿园不仅要扩容,也要保质。扩容是为解决“入园难”,保质则是重点降服“入园贵”。这里所谓的“质”深具两层涵义。其一,按照教育规律,公益是其底色,即便是民办高校,国家同样规定,“以公益为办学旨归”,更遑论作为公共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这个“质”在公办园中是“公益”,而在民办园中的体现则是“普惠”。不过,看似有别,其实一体。其二,目前,民办园撑起学前教育大半个天,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2012年,有数据显示,民办园占比接近70%。那么,数量如此众多的民办园,该如何提高其质量?

学前教育的公益底色,自然需要政府大力涂抹,公办园要扩建、新建;而民办园的教育,不妨作为政府赎买公共服务的重要项目,在引导之中不断规范。

教育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对政府而言,能看到钱投入激起的“水花”,但看不到教育无形的产出,更看不到带给主政者的有形利益。因此,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如何保证政府投入切实到位,当真是最关键的。讲明了意见,更要明晰配套的措施。在此,不妨明确各级财政的投入比例,并与政绩考核挂钩;也不妨明确民办园的普惠性比例,政府投入占比等,给出一个参考的红线等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