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费者在上网了解相关产品品牌信息时,网上各种版本的“十大品牌”,往往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十大品牌”究竟是谁评的?有多少权威性?其背后隐藏怎样的猫腻?记者在北京、济南等地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类评选大多事前没有标准,事后没有监督,实质上就是竞价排名,甚至有些就是直接收钱发证。(10月7日《新京报》)
当“十大品牌”泛滥成灾,也就意味着这些自我标榜甚高的产品,实际上已经沦为“十大忽悠”,其利用的就是消费者普遍秉持的“品牌心理”。有人靠卖名牌牟利,有人靠买名牌赚钱,最终为这种虚假勾当买单的,却是全国的消费者。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当买卖名牌的现象泛滥成灾,成为行业潜规则,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一些本来诚信经营、规矩从商的企业,也不得不跟着去买名牌。进一步说,既然只要花几千几万块钱,就能买到“十大品牌”,就能依靠这个金字招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那么企业还有什么动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水平去创名牌?由此可见,买卖名牌的现象,最终导致的是整体市场环境的沦落,后患无穷。
说到底,“十大品牌”可以有,但应该由政府制定出行业规则和标准,对违反规则的机构和企业加以处罚,由市场自由竞争形成一个或几个企业和消费者都信得过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品牌评选榜单,以此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并惠及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