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违规配车 不是“鸡蛋里挑骨头”
何必“过了十五再说”
“压岁钱”岂能成亲情轻重的筹码
让党员干部 春节“躲饭局”常态化
从民俗入手,培养节俭观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党员干部 春节“躲饭局”常态化

苑广阔
 

今年春节,记者回陕西省榆林市老家过年。意外发现往年火爆的高级饭店冷冷清清,高档白酒销售惨淡。当地狠抓“三公消费”数月,党员干部心态变化明显,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躲饭局”。(2月12日《新华网》)

“躲饭局”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及有利于官场的风清气正,同时也把官员们从各种饭局应酬中“解救”了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归家庭,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多感受一些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温馨。所以说,不管官员“躲饭局”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它的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

如何让党员干部的这种“躲饭局”成为常态化,而不是一种应时之举,应景之作。一方面,需要领导干部们把现在的“躲饭局”继续坚持下去,如此一来,等到明年春节的时候,很多筹备饭局,邀请饭局的人,就会知难而退,不再继续邀请。

另一方面,需要各地各级政府对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做进一步的细化,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处罚措施,并且把其作为一项制度落实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的“躲饭局”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成为一种本能反应,也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各种“非正常饭局”的存在土壤。

与此同时,社会监督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社会监督的力量,做到有曝光必追查,有违规必处理,只有当制度规定与社会监督形成合力,才会让大小官员春节“躲饭局”成为一种常态化,成为逢年过节时的一种“下意识动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