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北京一家长期为国内著名航空公司提供洗涤消毒服务的公司洗涤过程“偷工减料”。一名工人表示,运来的被子和毛毯看似都要洗,但实际多一半都不洗。而对于清洗的物件也仅用洗衣粉,未添加任何消毒剂。(7月11日《京华时报》)
飞机上的毛毯,竟然多半不消毒、不清洗,这样的“传奇”令人不禁想起当年黑作坊里的“哈根达斯”。这毛毯终究不是中东神话中的“飞毯”,对乘客来说,要的不是“魔法指数”,而是“安心指数”——但如果负责毛毯清洗的工人告诫你,“下次再坐飞机尽量别用了”,这对更多不知内里的乘客来说,就不仅仅是个信息不对称下知情权的问题。相对“高贵”的商品与服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对市场规则最赤裸裸的撕裂与背叛。
大品牌栽在小作坊里,此般故事并无新意。它只不过再次说明一些最朴素的道理:比如企业都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这是所有企业的“终极心思”,为省钱而罔顾质量、甚至安全的大有人在。 邓海建 /文 美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