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未来5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将奠定“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住房“双轨制”新格局。然而,一些与“双轨制”相伴的误区,也同步显现。在普通商品房正逐步被挤出市场的新现实下,住房“双轨制”将可能使“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政策“变形”为“富人区归富人,贫民区归贫民”。 (7月3日《瞭望》)
住房双规制让“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可如果保障房和商品房这两条开发“轨道”平行起来,不仅会加剧贫富分化,还会将贫富人群引向对立面,加深贫富人群之间的心理鸿沟。一旦产生堑壑,很长一段时间将难以愈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的保障房并非完美。据笔者了解,一方面是保障房资金短缺,跟不上进度;另一方面是保障房建设往往距“江湖”很远,交通、购物等配套服务跟不上。如此保障房,看上去很美,用起来却不经济、不实用。而与保障房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商品房要么坐拥黄金地段,要么配套服务等一应俱全。
因此,笔者建议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要变成“交叉制”,不妨对规划建设商品房的同时,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房,并成为开发商的“规定动作”。
商品房、保障房互为交叉,说到底是为了平衡贫富利益。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时,不用刻意为穷人或富人专设配套设施,让贫富人群在城市的统一规划下,共享城市配套服务。 王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