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疏通关系费”给教育添堵
还清明以“清明”
中国职业化联赛 的锥心之痛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还清明以“清明”

高国春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然而,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清明扫墓名堂越来越多,风气也越扫越浊,使得扫墓变了“味”。

分析近年来一些地方清明时节扫墓风气越来越污浊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生意人利欲熏心,丝毫不顾社会影响,什么能挣钱就卖什么。他们针对人们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哀思之义的愿望,大发“祭扫”财,别出心裁地鼓捣出五花八门的丧葬品予以叫卖。据媒体披露,去年清明节某地公墓附近摊位上,出售的丧葬祭品除香烛、冥币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酷似“洋娃娃”的小纸人,小纸人全是女性,留有尼龙丝做的披肩发,肩挎各种颜色的“时装包”。每个小纸人标价两元。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买者兜售道:“老祖先在世上劳力苦,劳心苦,到黄土县(地府)后也该享受享受了。”另一方面是封建的迷信思想在我们当今社会一些人的脑海中仍根深蒂固。清明节前夕,某地公墓附近,发现一些丧葬品的摊位上,有十多种版本的冥币,面值从十元到十亿元不等。个别摊位上还有“存款单”,“存款单”的行长、副行长是玉皇和阎罗。

如今时代不同了,作为一名现代人,应自觉肃清脑海里的封建意识,采用文明的方式来扫墓。清明节时,烧“纸钱”送给祖宗花,这只能说是一种心愿、一种企盼。事实上,这种做法既污染环境,又有火灾隐患,应该改一改,彻底摈弃这种陋习。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对丧葬祭品加强管理,把好印制、出售关,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工作。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候。有的人家,近的干脆步行,远的骑个自行车,带上一束鲜花,献给故人;也有的人家借培土之际,在坟地旁种下一棵或几棵树,这些都不失为开明、低碳之举。这样既庄重节俭,又绿化了环境,清明扫墓也“清明”了,何乐而不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