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疏通关系费”给教育添堵
还清明以“清明”
中国职业化联赛 的锥心之痛
3上一篇 2011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职业化联赛 的锥心之痛

张华玮
 

那边CBA篮球职业联赛刚刚上演“裁判门”、“绝杀门”,这边张健强、陆俊、周伟新、黄俊杰的现身说法,又把足球职业联赛的丑陋掀了个底朝天。“昏哨”、“黑哨”、“官哨”,正“声声”撕去中国联赛伪职业化的外衣。

无论是从前的甲A、现在的中超联赛,抑或是CBA联赛,都想使比赛变得更加精彩,也希望能学到欧美职业化联赛的运营模式。然而,足球也好,篮球也罢,太多的俱乐部都在倒贴经营,甚至联赛本身的运营也如履薄冰。不敢放手的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因素考虑太少,对所谓的“宏观调控”却情有独钟。结果就是一群外行充当大尾巴狼,摸不着项目发展规律的同时,把一股官宦之风植入体育之中。

没有市场的依托,联赛与俱乐部的运行资金就更加困难,于是不停有人动歪脑筋,从别的方面找“生财之道”,加之没有相应制度的监督和制约,于是邪风渐起,曝出裁判“潜规则”也就见怪不怪了。

想一想,在这样的裁判水平和素质影响下,展现在球迷眼前的联赛,究竟是闹剧还是悲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裁判执法水平与道德水平低下是不争的事实,现阶段只能指望洋裁判不受联赛潜规则污染而多一份公正,但这也只是暂时的。职业化联赛是中国集体项目崛起的必由之路,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改革势在必行,行业规范必须严抓狠抓,执法者的选拔和培养也是重中之重。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