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疏通关系费”给教育添堵
还清明以“清明”
中国职业化联赛 的锥心之痛
下一篇4 2011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元“疏通关系费”给教育添堵

王 勇
 

快毕业了学校还要收1万元的“安置费”,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对此气愤不已。对此,校方称:“收1万块钱是为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这个还算便宜。”(3月31日《西安晚报》)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演变成了父母、学校的“公关竞争”,如此“潜规则”在当今社会早已屡见不鲜,成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现实写照。不过像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这样明目张胆、明码标价地从每个学生身上搜刮万元“安置费”,我看疏通关系是假,中饱私囊是真。

多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这与大学专业结构、大学生就业观有关,但就业不公也难辞其咎。“关系户”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违背了最基本的“学而优则录”的选才原则。学校如此“身体力行”,无疑在变相让“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本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毕业生,却因为有人交钱疏通,有人没钱打理而大相径庭。是不是以后这所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就让穷人的孩子打道回府——因为你即便学得再优秀,将来毕业了没钱疏通关系,也不可能“鲤鱼跃龙门”?这还是教书育人吗?

当然在现实语境下,在那位老师看来“1万元还算便宜的‘安置费’”也非学校“漫天要价”。

一份有代表性的调查显示:36%的学生希望自己找工作;23%的学生希望能通过父母、亲友的关系帮忙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41%的学生持观望态度,摇摆不定,或者说随机应变。而对那些有过一年以上谋职经验的往届大学生进行调查,希望别人能帮助找份工作的比例增至62%。另有一个数据表明,目前官员子女当官的机会是非官员子女的2.1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不得不面对的残酷就业困境面前,学校的1万元“安置费”似乎又有点“合乎情理”。

可倘若真的花钱把关系疏通了,工作找到了,交钱的毕业生和数钱的学校都“皆大欢喜”了,我们的教育是疏通了还是添堵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