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虎口夺食” 今年“狡兔三窟”
“头衔通胀”时代
“你好,我好”,如何能够大家都好?
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常回家看看” 更应该写入《劳动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周玉冰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讨论得很热闹。一本由郭初阳等编写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出版,一套由叶圣陶编、丰之恺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的重版,犹如两枚重磅炸弹落地开花。普遍认为叶圣陶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比现在的语文课本好,当下语文教材则“问题多多”。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当下的教材编者不懂教育?抑或是缺少文化素养?

我想,根本原因还在于编写者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的争论尚未厘清,有些教材的选编还在沿用旧的思维,完全不能和新的形势相适应。选进教材的文章,空洞说教多,文学审美少,让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比如某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的插图,描绘的是许多人给领导撑伞,小孩子则在雨中给领导献花。这种根本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文章,怎能出现在教材里?

教材编写有时还会遭遇潜规则,成为地方政府所借重的宣传工具。襄樊市的某任市委书记就曾撰文说,当初《出师表》一文被撤出了初中语文课本,他们意识到这对襄樊打诸葛亮品牌不利,于是组织人员在北京活动,终于让《出师表》重上教材,并做了对襄樊有利的注解。《出师表》本是千古名篇,入选教材是应该的。但市委书记的文章让人震惊,原来官员的“活动”能有这么大效果!

教材本应该是学习的典范。可是,中国是一个讲人情关系的社会,这也影响到了教材的典范性。现在的作家都明白文章一旦选入教材,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光与资本。于是,一些有能量的作家与教材编委套近乎,打招呼,甚至通过各种力量左右编委,让自己不咋地的文章也堂而皇之地进了教材。这样一来,教材里也就有了“植入广告”。

当今社会日趋多元化,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不久前的鲁迅文章该不该退出教材,最近《三字经》该不该入校园,各方争执不下,这也的确让教材编委好生为难。但只要我们沿着叶圣陶等前贤的足迹,遵循人性化、文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方向,少一些功利主义的元素,让语文教材真正纯洁起来,未来的语文教学大有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