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4.31%,降幅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据各方面情况预测,我省可以全面完成“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换句话说,我省节能攻坚战已经“胜利在望”。(见本报昨日报道)
我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已成定局”,这自然让人欣慰和喜悦。在成绩面前,或许有人觉得可以松口气了,或许刚刚经历阵痛的某些企业正酝酿着杀个“回马枪”……但是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计划2020年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今年绝不是节能减排的终点站。而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节能减排还有很大差距。200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6倍;我们消耗了世界上46%的钢铁、45%的煤炭、48%的水泥、10%的油气,但是只创造了世界8%的GDP。
由此可见,节能降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不是五年的任务,而是几十年、上百年,乃至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是关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节能降耗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否则就有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
节能降耗不能“一阵风”,而应该成为公民和企业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基本的行动准绳。当到什么时候,节能降耗不是依靠政策的“重拳”来保证,而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成为公民和企业长久关注的焦点,节能降耗才可以说有了真正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