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7日《市场星报》报道,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合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建立更具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笔者觉得,张宝顺同志的讲话切中要害,抓住了中学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
笔者的孙子在合肥市一家中学读初三,重压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朝7晚7再加3的现象”,即早7时上学,晚7时回家,白天上10节课(上午连早读5堂课,下午再上5堂课,音乐、美术课被取消),回家再做3个小时的作业,太疲惫了。十三四岁的孩子,每天平均只能睡6个多小时的觉。可怜的孩子,第二天一早,怎么也叫不起来。听课时,不少学生打瞌睡,上课效果自然也差;上课效果差,作业自然不会做,于是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作业做到夜里12点是常事。长期下去,将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心疼啊!
学生负担重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绝不是某一中学所特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能怪校长,也不能怪老师,根子就是张宝顺书记所指出的“应试教育”,这个“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这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问题症结之所在。比如合肥市的初级中学,都在比谁考上一、六、八的学生多,这就是指挥棒。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转变过程,要一步步地做。笔者以为,第一步要从减轻学生的负担开始。比如,取消学校擅自增加的第5节课,中等成绩的学生作业量减少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这是马上可以做到的。这样做还可以使老师腾出时间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不是一味地搞填鸭式教学和题海式战术。
回答“钱学森之问”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当务之急是多一点同情心,切实采取措施,让学生多睡两个小时的觉,先可怜可怜孩子,然后再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