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称,目前中国85%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房价上涨速度仍然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详见本报12月8日B1版)
85%的数字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房价一直在上涨,很多家庭面临着买不起房的困境,有青年甚至“蛋居”,看上去是想象力的发挥,却也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满足不同层次的人需要,就要让有购买能力的去买房,而没有购买能力的,政府还是要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
住建部日前发布消息,提出明年计划安排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这是一条听上去很给力的消息,关键还是落实,还是执行力。上月审计署公布了19个省市2007年至2009年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审计调查结果,审计发现共计21360余万元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被套取挪用。这就是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的具体表现。
各地地方政府能不能把更多的地不给开发商,而是建保障房?目前,保障房建设无法保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无法保障。财政资金无法保障,又没有融资渠道和平台,钱从哪里来?盖得好不好,有没有考核机制?盖好了,到底是不是给真正需要保障房的人住了?有没有“潜规则”?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切实解决,保障房还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