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书人来说,书就是最重要的资产,书读半生,再如何寒酸窘迫,总会积下一点藏书。将它们一排排立在书柜里,心里也会踏实许多,时不时再拿出来摩挲一番,多少不如意都会立刻烟消云散,天地为之一宽。但这种快慰的事,许多时候只能是一种奢愿,难以满足。反而是另一种情况却常常发生,那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毕生所藏之书流离失所,而自己却只能束手无策、徒叹奈何。这种藏书之殇,这种无能为力之感,伤心欲绝之痛,非过来人是难以体会得到的。
一代国学大师钱穆爱书如命,薪水所得,尽耗于书。抗战爆发前,他在北平与各书肆老板无不相识,藏书达五万余册。他时常谈笑说:即使学校解聘我,我也可以摆一旧书摊,不愁生计。抗战爆发后,钱穆匆忙南下,行前将二十余箱书籍交于某人保管,但辗转之下,这二十余箱书籍却被某书商以百石米价买去,最终流散民间,杳无音信。世事变幻,殊难预料,十几年后,钱穆寓居香港,偶然得到《资治通鉴》一部,赫然发现该书竟然是其二十余箱藏书中的一部,并且该书对他还有着特别意义:乃是其亡兄所遗之物,书中多有先兄手迹。友亡书散,睹物思人,诚为钱氏晚年一大嗟叹。
如果说钱穆的藏书之殇是因为世事造化无常,阴差阳错的话,那么孙楷第的藏书之殇却想来有一种愤怒之感。孙楷第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研究的“现代第一人”,他藏书万卷,且多有批校,是其平生学问心血所寄。文革爆发后,万卷藏书无处可存。无奈之下,他只得将万卷藏书连书架一起以四十元贱价卖给了琉璃厂旧书店。文革之后,他孙楷第找到旧书店,想要赎回藏书,但书店重利,坚持以现价回赎。万卷藏书,价值不菲,孙氏无能为力,于是投函向有关部门求助,书店得知消息竟然提前将孙氏所藏之书拆分变卖。孙氏为此痛心疾首,临终前,友人前去探望,他已经不能言语,犹在手心写一“书”字,以表白其终身恨事。商人重利,书生抱恨,活生生一幕现代悲剧。
走笔至此,我不禁抬头起望:我这一隅陋室,亦有数千藏书,虽然没有什么珍本善本,但却本本都是我于街头巷尾,不辞辛苦淘来。每一本书我都有一个故事可讲,每一本书也都留有我或长或短的笔迹书痕。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在我将为生计、为前途奔走的无常里,我也会遭遇钱穆、孙楷第一般的境况吗?红尘醉眼之中,究竟是书殇还是人殇,恐怕再也搞不清楚了。后人读史至此,焉能不废书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