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写字曰板书,趴桌上写字叫案书。如今又有地上写字的“地书”新名词。76岁的陈泰修老人用海绵制成的“地书笔”,蘸着清水,在地上挥就一幅潇洒遒劲的诗词,引得路人啧啧称赞。
地书是蘸清水在水泥地写字,环保无碳,酣畅淋漓。水泥地不湿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只要未被瑞雪覆盖。地是干的,每天至少两次地书四个小时以上,他是2008年3月开始到目下,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持之以恒、坚持不辍。
陈泰修地书的底蕴,源于书法的功力。年轻时出差巧遇老省长张恺帆题字,他感触良深,始练书法。几十年的苦练,他的字在书法界颇具影响,成为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转为地书,与他晚年的传奇经历不无关系。
从不生病的陈泰修2007年底突发高烧,在安徽中医学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切开他的气管全力抢救,命悬一线,病危通知书共下九次,但终究活下来了。医生嘱咐他需卧床三年,长期坐轮椅,有望慢慢恢复。有气无力的陈泰修只得告别他终生酷爱的案书。
可是他又放不下酷爱的书法。于是,每天坐轮椅到包河公园散心的时候,他总是手指不停地在膝盖骨、肚皮上划拉,再以后拿棉花蘸水在包河公园水泥地上试行指书,磨炼意志之不畏困难,四肢恢复感觉,神奇深呼吸是气功,身体慢慢硬朗。满以为轮椅度余生却有了行走自如的一天。
海绵当狼毫,废弃的拖把把当笔杆自制成眼下一米多长的地书“笔”。一发而不可收。他的地书,间架合理,苍劲有力,观看者众,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