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安庆市,有一座1600余年历史的小县城,名叫望江县。望江县被称为滨江古邑、三孝之乡,同时也因其是“不能越雷池一步”成语典故的发生地,而又别名雷池故里。
“不能越雷池一步”,是当时东晋中书令庾亮对江州刺史温峤的告诫。要求其镇守江州,不要轻举妄动,以防不测。
据《晋书》记载,东晋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举兵反叛朝廷,京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告急。江州刺史温峤想要领兵东下保卫建康,中书令庾亮担心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会乘虚而入,就写了一封信,差人快马送到江州刺史温峤,告诫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望江县杨湾中心学校原校长詹德洲介绍:望江位于安徽西南边缘,是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不能越雷池一步”和望江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就是当时安徽和县和寿县的太守发起叛乱,江西九江的温峤想要带兵去保卫南京,但庾亮怕他这一走,使湖北荆州的陶侃有机会乘虚而入,而发出告诫。
现如今,“不能越雷池一步”,成了耳熟能详的成语,指不能越过某种界限。而“雷池”也成为了“规矩”的代名词。
望江县作为雷池故里的渊源我们已然了解,那么它又因何被称为三孝之乡呢?望江县杨湾中心学校原校长詹德洲解释道:望江城内原有一座税务岭,岭上有孟宗泣竹台,即孟宗故宅,台上建有三孝祠,祭祀晋王祥、吴孟宗、唐徐仲源三孝子。“王祥卧冰求鲤”“徐仲源掩雷泣墓”“孟宗鱼鲊投江”的故事在雷池大地上代代流传,三孝故事也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我们以此为引,走进物华天宝的望江城,聆听千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三孝故事。望江城南有个王祥村,因王祥而得名。王祥,琅琊临沂人,汉末为避战乱,与继母及幼弟流浪到望江城南,在南台山下临水的冈阜隐居耕读,长达32年,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尽心竭力照顾继母与幼弟。
王祥继母朱氏不慈,常常打骂、虐待他,但王祥仍然恪守孝道,悉心尽孝。继母久病在床,想吃鲜鱼,时值隆冬时节,王祥赴城南水池边解衣破冰,这时冰忽然融化,跃出了两条鲤鱼。王祥取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吃了之后病就好了。
在王祥村边有卧冰池、卧冰桥,池上过去有兴孝亭等建筑,可惜现在都被毁了。目前尚存的石碑是明万历十四年知县杨延荐所立,如今被人为保护石碑,在上面建有卧冰亭,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故事是一孝,下面是二孝孟宗鱼鲊投江的故事。
孟宗在任古雷池的监池司马期间,为孝敬母亲,回家时将腌制好的鱼交给母亲。母亲认为孟宗身为监渔官,无法向每家每户告知鱼的来源,且公私难辨,有瓜田李下之嫌,拒绝接受。孟宗就将鱼鲊沉入江中。孟宗母因为他儿子是监渔官,就三年里不吃鱼。孟宗也谨记母亲教导,勤政爱民,清廉自守,将雷池监署衙建成廉洁公署,因此百姓好评如潮。孟宗也以忠诚孝顺而著名。
孟宗是望江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地方官员,他的故事可谓纯孝至德。千百年来,他鱼鲊投江、他哭竹乞笋的事迹一直受到人们的追崇和爱戴。孟宗故宅也成为许多人慕名而来的打卡地。
第三孝,是仲源掩雷泣墓的故事。
徐仲源的母亲生平最怕电闪雷鸣。每到雷雨交加时,徐仲源都会伏下身子为母亲掩住双耳。后来母亲去世,仲源孝心不改,每逢雷雨天气,就跪到母亲墓前,用身体护住坟墓,并口念“仲源在此,仲源在此”。
“孟宗鱼鲊投江”影射出三国时期“以孝立天下”的孝义观;“王祥卧冰求鲤”折射出两晋时期“以孝治天下”的孝治观;“仲源掩雷泣墓” 凸现盛唐时代“以孝和天下”的孝亲观。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望江城淳朴宽厚、诚实守信的民风美德和独具地方特色的“雷池文化”。
望江县“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典故以及三孝故事,是望江县文化历史深厚的表现。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