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粽叶飘香,看着那一串一串的粽子,串起了温暖的儿时记忆。“莫问腕头缠百索,且将粽子吃沙糖。”那是黄梅时节,各种树木在细雨的滋养下,茁壮生长。在那青草池塘中不仅有蛙声不绝,更有大片大片的芦苇叶,翠绿欲滴,随风摇曳,波澜起伏。
每年春末夏初之际,我和奶奶撑一只小船,在芦苇中穿梭。无论走到哪,四周总环绕着一片绿色。奶奶伸出一只胳膊,轻轻往回一揽,便是一大把芦苇叶到了怀里来,另一只手向上扬起镰刀,再一挥,一抽,叶子就纷纷落到船里。我将这些叶子一张张捋顺、展平,整整齐齐地码好。直到被割下的叶子快要把我挤下船,奶奶才收工。回到家中,奶奶坐在屋檐下,进一步精心挑选着采来的芦苇叶。
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开始忙活了。她先在大铁锅里倒入一桶水,然后在土灶里点柴生火。再把昨天选出的芦苇叶放入水中,慢慢地煮。
“奶奶,为什么要煮叶子?又不是要吃粽叶。” “煮一下,叶子就变软了,不然太硬了,容易折断。”原来到这个时候,芦苇叶才真正地变成了粽叶。
“咕嘟、咕嘟”锅中的水烧开了,奶奶赶忙将粽叶捞出来,晾在一根竹竿上,风干、冷却。再一摸粽叶,果然柔顺多了。现在才开始包粽子。奶奶先取三片叶子放在掌心,手指一弯,另一只手帮衬着理一理粽子的边边角角,就成了一个圆锥。此时加入糯米,大概没过圆锥的一半时,再加入一两个红枣以及少许花生,然后继续添加糯米,直到填满圆锥。之后用粽叶多出来的部分盖上,最后用线把它裹紧,就成了一个精致的粽子。我也试着包粽子,可是不但没成功,还把米撒了一地。真搞不懂为什么奶奶的手轻松自如地在粽叶间穿梭几下就包好了,那样的“潇洒”。
开始煮粽子了!刚下锅不久,那来自粽叶特有的清香夹杂着糯米诱人的醇香,调皮地从锅沿的缝隙中钻了出来,又飞入我的鼻子,然后氤氲了整个村庄。我的口水早已不争气地流了下来。煮了近两个小时,粽子出锅了。奶奶剥下粽叶,用筷子插上递给我。白玉般的糯米中包含玛瑙似的红枣。再也忍不住了,猛咬一口,却烫得我几乎要流出眼泪来。即使如此,我依然努力地咽了下去。唇齿之间似乎还留有余香。那是人间最真实、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还清晰记得,每年端午时节,奶奶总是将包好的粽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家里。那一串串小巧玲珑的粽子,颇具美感。既有装饰作用,又方便取食。有时家中来了客人,临走前奶奶也会送上一串。当然,我也是奶奶常回老家看看她的“客人”,每次返城带走的不只是一串粽子,更是浓浓的亲情、家乡的味道和奶奶的慈爱。
如今,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学求学,今年的端午节是不能回来探望奶奶了。站在寝室阳台上,看着那一轮明月悬挂在秦岭的夜空,分外皎洁,引入遐思。霎时,我仿佛回到老家,站在泛黄的灶台前,奶奶端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对我说,“小睿,趁热吃吧!”恍惚间,又来到村后的池塘,欣赏满塘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