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
纳黍行舟
下一篇4 2024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礼之用,和为贵
——谦和礼让六尺巷
 

“礼之用,和为贵”这一复句式结构的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第一篇《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为,在礼所发挥的作用中,和睦和谐最为重要。古代圣王之道,这一点最为宝贵。不管是处理大的事情,还是解决小的问题,都要遵照执行这个原则。

三百多年前,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解决张吴两家宅基地纠纷即兴回复的“让墙诗”传诵至今,“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成为了成语“礼之用,和为贵”的现实典范。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馆长叶鑫对此介绍道。

张英是安徽桐城人,也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在朝为官数十年,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是清朝第一位以词臣身份住进紫禁城的人。张英虽然官高位显,但为人忠厚廉俭、谦和礼让,信奉“终身让路,不失尺寸”的古语,家乡人亲切地称他为“老宰相”。

据史料记载,张英居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时占用了张家的空地,张家人写信告诉了张英。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便在家书上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廖廖数语,寓意深长。于是,张家人向后拆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张英的大度所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穿越了时空,超越了民事,没有被人们淡忘,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甚至被国家领导人所借用。1956年,毛主席在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巧借张英之诗,表达了国与国之间要睦邻友好,平等交往,互不干涉内政的思想,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政治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今,位于安徽桐城西南一隅的六尺巷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由鹅卵石铺就的六尺巷,总长仅百米,宽度仅2米,但笔直而幽邃,古朴而厚重。慕名寻访观光的游客在此驻足流连、络绎不绝,在青砖黛瓦间感受六尺巷传递出的人生况味。

六尺巷的故事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一种生动诠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不失其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2016年,桐城法院调解民事纠纷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六尺巷的故事来劝解当事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桐城市人民法院总结了一套“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即通过“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操作规程,鼓励争议双方对标先贤互谅互让,实现和谐共处。

行走在桐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六尺巷的影子。马路标牌写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街头墙壁画着六尺巷的漫画;政府办公楼过道写着“你争我争,伤情伤身”;法院墙角六尺巷故事漫画旁写着“六尺于心,心宽者无界”;社区楼宇墙上书写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建有六尺巷文化墙,随处都可以听到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