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促我写对联
送你一枝迷迭香
“破万卷”与“读万遍”
3上一篇 2024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破万卷”与“读万遍”

周彪
 

唐朝诗人杜甫有句名言,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一直鼓励人们发奋努力,博览群书。就一个人来说,多读书,读好书肯定对他成长、成功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读书只求多而不求专、求广而不求精也难以有大的成就。

读书破万卷并不是一个定量,只能是一种泛指,意思是提倡人们多读书,书读得多,知识自然就积累起来了,厚积薄发,写起文章来就如涓涓流水;做起事来,触类旁通,博学多才,就能把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如果说“破万卷”解决的是量与广的问题;那么,“读万遍”,则是解决精与深的问题。所以说,破万卷与读万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读万卷书,胸中难有广博的知识,也很难有开阔视野与胸襟;如果不读万遍,就很难理解书中的精要,由点到面广泛的联想,深入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不仅求量,更要求质,不仅要广,更要求专,否则,读书再多,浅尝轨止,蜻蜓点水,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许多时候读书多不如熟,熟不如精,精不如专,这也是有其道理的。战国时期,有个年轻人叫张仪。很早就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学,虽说读了不少的书,做了不少的功课,并没有掌握游说之学的本质,急不可耐地想闯天下,建功立业,汲汲于富贵,四处游说,则无一成功。特别是到秦国,施尽了浑身解数,秦王就是不采纳他的主意,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里。由于他很狼狈地回家,妻子见他不下机杼,嫂子见他也不烧饭,连父母都懒得与他说话,张仪的自尊心受到了巨大伤害。他发愤读书,仔细研读,深刻思考,大有所获,终于挂上了五国相印,贵极一时。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两位年轻的军事理论家,一个是战国时期的赵括,另一个是三国时期的马谡,他们共同特点是好学上进,熟读各种兵书,甚至做到了倒背如流。遗憾的是他们只知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不得其精要,所以在血与火的战争实践中,都吃了大败仗,丢掉性命。楚汉相争时,张良凭借他年轻时候,为黄石公三拾其履,获得《太公兵法》,反复研读,终有所得,被刘邦视为最得力的谋士,为刘邦成就一代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唐朝名将李靖说过: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张良成为名士,韩信成为名将,并不是靠海量的阅读,而是靠深耕某一两部兵法经典,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结果。北宋宰相赵普,曾在总结自己治世旨要时说,“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不是对《论语》有上万遍研读,领会精神实质,哪来的如此深刻感悟与自信!

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不仅博览,更重深耕。一部《资治通鉴》伴随他大半生,用读万遍一点都不夸张。一个人,要想在治世与悟道上有所收益,读万卷书与读万遍书两者都不可偏废,甚至说,深耕细作比海量阅读更有效果。尤其当下,快餐文化遍布网络,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雨过地皮都难湿;知识碎片化,使阅读很难形成系统,一种阅读,如果在心中连痕都不留,又怎么可能成为滋养你成长的阳光雨露呢?如此看来读书要想有收获,既要“破万卷”,更要“读万遍”,两者缺一不可。

“破万卷”也好,“读万遍”也罢,如果不能与“行万里路,经万难事”相结合,虽然可以满腹经纶,但关键时候仍然可能胸无一策,充其量只是一个迂腐学究而己。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