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与国王:一部环境史》
[美]托马斯·R·特劳特曼/著
中国学者文焕然关于历史上中国野生动物特别是大象的分布情况及其变迁的研究,成为英国汉学家伊懋可的灵感源泉,激发后者写出了《大象的退却》这部论述中国环境史的杰作。研究印度历史的托马斯·R·特劳特曼则受到前述两位学者的启发,把以大象为中心的环境史研究推向了南亚次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在本书中,他讲述了自公元前1000年开始,北印度地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大象,战象成为了国王力量的象征。
《陟彼山河:晋陕黄河左岸的历史与人文》
王子今等/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河中游两岸的晋陕两省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的第二种,本书聚焦的是黄河左岸的山西省一侧。本书来源于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王子今、孙家洲、高从宜、桂维民、李百勤、赵瑞民等专家学者参与的三次考察,专家们足迹所至包括中条山南麓的黄河左岸、汾渭谷地黄河左岸及其腹地和晋陕峡谷黄河左岸,在行走中思考,并将所见所闻所思记录成文,最后汇集为此书。
《少年和他的追风逐日》
张品成/著
本书以二十世纪30年代赣南苏区的红色革命史为创作依据,以养鸟少年赦吉来的命运为主线,在展现赣南苏区客家孩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讲述了他与福才、拾来等一群孩子将“追风”“逐日”两只家鸽训练成军鸽,帮助红军传递情报的故事。该著作回到对历史和人性真实的叙事话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战争中的儿童生活,努力接近战争中儿童更为真实与普遍的生活状态。峰回路转、鲜活生动的故事推进,血与火的历史与成长话语同构,使作品通过小场景叙事和对“小人物”的关注,确立了微言大义的革命叙述模式。
《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
赵丰/著
白居易有《缭绫》诗:“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这首诗引发了古代丝绸研究学者赵丰的极大兴趣,历经三十年的思考和研究积淀,他撰成本书,让缭绫的秘密大白于读者面前。尤值一提的是,赵丰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发现缭绫实物,并按原款式纹样予以复制,让文献里的缭绫“活”了起来。以诗证史,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并实现工艺复原,这项研究的完成度令人赞叹。
《平乐县志》
颜歌/著
平乐镇是作家颜歌虚构的地方,十几年来,她一系列小说的人物生活在那里,故事也发生在那里。小说以明代话本小说、民间说书的语境展开叙事,随着情节递进而插入文本的“列位看官”式的拟古韵文“打油”诗,将作品的反讽、生动、市井气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时代的洪流中,小如平乐镇,幽微如人物个体,也无法摆脱所受影响,他们的个性、选择、运气,交织成扣人心弦的、五味杂陈的川地小镇的众生风情画卷。
《五代九章》
郑也夫/著
五代只有几十年,纷乱难言,似从来不是史家关注的热点,却引起了社会学家郑也夫特别的兴趣。本书分九章讲述对五代史的阅读和思考,评述五代的帝王、文臣、武将,解析其时的用兵之道、政治文化,还有对音乐文化、阉宦文化的思考。因为没有专业历史学者的条条框框,所以关注的问题和发表的观点都给人新颖独特之感,带有个人色彩的历史思考和想象,相信对专业史家亦有启发性。
《隋唐》(《帝国的形成》《盛衰的痕迹》《文明的转向》3册)
孙英刚/著
孙英刚教授以3册、约90万字的篇幅详述唐代历史,前涉隋的统一,后及五代的分裂。书中以“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神文时代”五个词来概括唐朝的特点,藉此就可看出作者对唐代历史的看法颇有独到之处。
《改革年代:从布赖恩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理查德·霍夫斯塔特/著
王禹/译
这是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之外另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经典之作。本书聚焦十九世纪90年代至二战结束美国政治文化的变迁,重点关注十九世纪90年代的平民主义运动,紧随其后的进步主义运动,最后是二十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全三册)
李零/著
考古,是个听起来与非专业人士关系不大的领域,但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学者李零在新作《考古笔记》中,将考古学视为研究“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与所有人相关的学问,自称“考古学读者”“旁观者”的他在疫情期间阅读了大量考古学史相关图书,有收获、有感悟也有思考,最终完成《考古研究大历史》《我身边的考古学史》《魂断蓝山》三篇主题笔记。
《文明叶脉: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山西》
李骏虎/著
作家李骏虎以他特有的细腻灵动的笔墨,一方面将三晋历史文化娓娓道来,描绘出一幅锦绣山河图景,与读者分享山西在中华文明各阶段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贡献;另一方面放眼全国看山西,表达了他对地域文化的新观察和新体验。作者把写作的着重点放在了如何准确认识山西、精准打造山西这一现实命题上,为新时代山西如何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解析,并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角度提出了可行性的行动方案和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