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歌唐朝人
运筹着来年的冬天
山高水长家风远
霜降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高水长家风远

候朝晖
 

斗龙山巍巍,九华河绵绵。全长54千米的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五溪桥、墩上、观前,至梅埂入长江。它在观前境内巧遇一座形若蛟龙的斗龙山。山水形胜的佳境,使这里钟灵毓秀,孕育出了盛名远扬的包氏家风。

一个阳光煦暖的冬日,我慕名来到这里的祠堂村,拜谒包氏祠堂,参观包氏家风馆,了解源远流长的包氏家风文化,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底蕴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池州龙山包氏家族是包拯的一个支系。龙山包氏始迁祖包康是包拯五世孙,曾任宋军的参军副帅。包康解甲归田后,由泾县迁入贵池观前的斗龙山下、九华河畔隐居,从而开枝散叶,繁衍了贵池包氏一脉,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因龙山包氏家族的祠堂建在这里,故称之为祠堂包,祠堂村也由此而得名。

包氏宗祠坐落在风景秀丽、交通十分便捷的祠堂村西边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为三进两院,典型的徽派建筑,气势恢宏。宗祠正面的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石制牌坊,工艺精湛。牌坊上石刻精美,正中“源远流长”四个行书大字俊秀飘逸。

宗祠的一侧,是包氏家风馆。走进包氏家风馆,迎面的墙上,便是醒目的包公画像。画像里的包大人仪表威严、肃穆,双目如炬。旁边是一幅巨大的“廉”字,字体端正,笔画规矩,笔力遒劲,显然出自于包公的手笔。然后依次是包公对后人家风家训的介绍。家风馆主要介绍包氏家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在池州的发扬光大。 包氏后人遵循包拯“孝廉耕读”的家训,继承并创造以“忠孝廉”为核心的独特包氏家风。所以这里民风淳朴,英才辈出,其后人有知名学者教授,有海外青年才俊,有商界名流,有官员政要。他们因为从小接受包氏家风家训的教育、熏陶,都能自律自爱,洁身自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

包公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美名和包氏家风,在池州大地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池州是傩戏的发源地。在本土的傩戏正戏中,就有三本是包公戏,分别是《陈州放粮》《张文显》和《摇钱树》,都是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此外,包公在池州留下的“包公井”“齐山”石刻等历史文化遗存至今深受池州人民珍爱,保护完好。

好的家风、家史,也就像一位优秀的老师,能给我们上生动的一课。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涤,灵魂得以净化。我相信,斗龙山下,九华河畔,优良的包氏家风,会在新时代得到赓续传承,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