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门致人死亡获刑九个月”冤吗?
“到博物馆去”感受美好生活
一个人最顶级的活法:读好书,交诤友,见世面
能成事的人,都做到了这三点
期待更多更好“医保便民新举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到博物馆去”感受美好生活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中国主会场设在福建博物院。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或文博类综艺节目走红,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我们看到博物馆的力量愈加凸显,更好地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福建博物院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主题展览;又如,在18日当天,南京博物院将分日场和夜场。夜场以夜幕下的南博为背景,在绚烂的灯光中,通过动画图文的形式展现江苏古代文明的风貌。

“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在公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中,博物馆不再满足于单纯展示文物,更倾向于营造一个历史文化语境去诠释文物和其背后的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鲜活可触”。既有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设置游戏等,增强体验、增加互动,带来如真似幻的效果;又有考古盲盒、“云上”漫游博物馆、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新潮“玩法”……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博物馆自身不断培育“博物馆+”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用公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定会让公众看得懂、喜欢看、留下深刻记忆,用文化浸润心田。

方寸之间阅览千年。当下,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创新手段,优化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从珍贵文物中汲取精神滋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 人民网 孟哲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