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我们是怕挤的一族。一行二十一人组团,提前打个时间差,选择避峰,既不挑星期假日,更不拣逢年过节。就寻常天,包了一辆旅游车,下了趟扬州。早听说,游览过瘦西湖,如果,不上东关街逛逛,绝对一大遗憾,甚至等于白来。东关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就这一顶桂冠,足够你无限遐思,心之向往,迷你青睐。
艳阳高照。闷热难耐。中饭后,许多游客已躲到树荫下乘凉。此时上街,可谓最佳窗口期。东关街,因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而得名。我们从东首下车步行,一座雄伟的青色古城门楼,耸立云端,扑入眼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恢宏气势,摄人心魄。穿过幽幽的城楼门洞,恍如穿越时光隧道。放眼西望,东西长街,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好一幅扬州版“清明上河图”。如诗如画,美轮美奂,古色古香,让人不知今昔是何年?
光滑平整的石板路,默默无闻,延伸远方。青砖黛瓦马头墙、雕花格窗木板门、砖雕、大缸、老井、古树、木牌匾、红灯笼,清一色的明清建筑,古风古韵,俯拾即是。面对面,肩挨肩,臂搭臂,像二条卧龙,分立街道两侧。诉说着无尽的岁月沧桑,演绎着烟花古巷的不朽传奇。东关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者,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
纵观东关街的建筑,并非人云亦云的简单模仿,而是非常有个性的智者。无论是“前店后宅,上宅下店”典型传统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还是青砖小瓦马头墙沿街建筑元素,亦或是河、城、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布局,鱼骨状街巷串连体系,都彰显着江南运河城市独特的风韵。犹如扬州小调,味道与众不同。漫步东关街,满街的人头,人头,还是人头。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似乎针也插不进。步行街我到过不少,夫子庙,城隍庙,乌镇,从没见过东关街如此人山人海。千算万算,我们还是失算了。其实,人家东关街,原本就兴隆得一塌糊涂。
早期,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一条街,居然有百家之多。今天,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如数家珍,一撸一把。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这,布满皱纹的“脸”,饱经风雨,历经沧桑。就像古树的年轮,多一份阅历,多一份沉淀,多一份故事,多一份精彩。
还有著名的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也一一书写着东关的风流。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仿佛杜十娘打开了百宝箱。而深深打上扬州烙印的地方品牌,更是俯拾皆是。扬州牛皮糖、扬州三把刀、扬州酱菜、扬州炒饭、三月东关、扬八怪、味道淮扬、扬州三头宴,等等。如宝石一样,镶嵌在长街上。尤其珍贵的,一些失传的传统手艺,如灿烂星辰,闪耀在东关:有弄糖人的、有刻版画的、有刻玉章的、有玩皮影的……老师傅们各显神通,各展才艺,游客犹如欣赏一出出精彩传统折子戏。十里长街市井连,不出东关街,吃、住、行、游、购、娱,呵呵,一条龙摆平。
人气爆棚,财气爆棚。东关街,就是这么牛。还有更牛的,东关街,有内涵,有学问。
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明代的武当行宫、准提寺,建于康熙五十三年的清真寺。其中,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仅仅一条街,有市级以上文化单位21个,重要历史遗迹20多处。园林胜迹,名庭豪园,庵观寺院,古街小巷,一步一景,景景相连,美不胜收。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难怪,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如此深情描绘东关街。东关街,是一条古街。也不是一条街。她像一首歌,一首诗,一本书。每个游人眼中,都欣赏到不同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