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听说买好回老家的票了,高兴得两眼放光。我也是。立马精神百倍,仿佛换了个人,疲沓之态顿无。我能说,乡下生活就是我的理想生活吗?不知道有多少人撇嘴笑呢。可是,我喜欢乡下,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呢?沈从文先生不是也说过:我就是一个乡下人嘛。乡下人自然离不开自己的故土了。到哪里都惦记着。惦记什么呢?
惦记着天空如画。晴空巨大的画布上,开满了泡桐花,每日呆望都看不够;
惦记着田野锦绣,触目皆景,像美人,不施粉黛的天然样,更迷人;
惦记着那一口家乡的吃食,是几十年梦中的奢望……
惦记得太多太多,那是我心目中最亲最美的地方。人人都说自己家乡美,用语言描述太费劲,图解一下俺村有多美吧——泡桐树仿佛是村树,一进河南地域,到处都是泡桐、白杨的天下。 村路,风中的泡桐花和高大的白杨是不可忽视的风景。
长成原野中的一棵树不容易,黄河岸边的风太大,根儿得扎多深才能不被刮倒啊。我家院内的泡桐树,电线杆子粗细,经常被冬天的大风刮掉树枝,每年回去都得收拾半天。行道树大都是白杨,茅盾笔下的西北风景。也是中原地区一景。这些年,也有农人嫌树荫影响庄稼生长,都砍了去,所以经常看到路一边有树,另一边光秃秃的奇景。真替树们委屈。离黄河近,春天的风刮起来烈烈的。有次我骑车出门,往黄河滩那条路上遭遇大风,简直能把人刮跑,顶风走不动,更别说骑车了。狂风怒号沙土飞扬中,吓得我调转车头,仓惶逃回村里。
树还是太少啦!一次,骑车去小村作禮。离我村最近的一个小村庄,也就1公里左右吧。这里曾出过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相传他常到我们村的梅花岭画画。有次恰巧被巡视的宰相富弼看到,遂推荐给皇上。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奉诏入图画院,初为“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宋神宗深爱其画,曾“一殿专皆熙作”。郭熙擅山水,无师承,早年风格较工巧,后取法李成,到晚年落笔益壮,能自放胸臆,炉火纯青。其画论《林泉高致》,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法”。当时宫中重要的屏幛,“非郭熙画不足以称”。后人将他与李成并称“李郭”。
四姐后来嫁到这个村儿。作为杰出画家郭熙的老乡,我自是非常自豪。作禮是很可爱的村庄,村口有棵山楂树,开白花,淡雅清香,我每次都要围着树拍照半天。那家养鹅,很高大。鹅的样子就像王子,拽得很。我每次躲得远远的,据说鹅有攻击性,大约还没被驯化好。2021年去晚了,花已落,甚可惜。各村都有自己的动人处。即使寻常景致,也着实可爱——落日余晖下的玉米垛子,金光灿烂;谁家院墙外伸出的楝树树枝,淡紫色的小花,随微风飘出暗香。叶羽状,对生,与槐树叶子相似,颜色也漂亮,翠绿如玉。四五月开花,我老家黄河两岸常见,夏天开始结果,实如小铃,名金铃子。我喜欢这清雅的树,像兰心慧质的邻家小妹,不张扬,素朴而宝贵。时序轮转,春天是与楝树花、槐花的香味联在一起的,那是童年记忆里的花香。
家乡记忆里还有什么呢?是那明净的蓝天,蓝天下那些可亲的家人和乡亲,还是童年抓知了猴的小树林里遗落的欢笑声……也许都有吧,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还有走哪儿都忘不了的家乡味儿,都是牵着我们脚步回家的理由。前年在老家,从别人家菜地捡起扔掉的虞美人,宝贝样拿回家,挑块最肥的地儿种上,一边念念叨叨:一定要成活啊,要开出最美的花朵来——花有灵,肯定会如愿。
念念不忘的,最美的,当是那满院儿的树啦。俺乡下小窝,就坐落在这通透天空下的树影与花香中,虽陋室,却芬芳。五月,阳光和煦,啃着刚从镇上买来的烧饼,应是老面发的,味道还是那么正。味蕾从不欺人,那是停留在记忆里家乡的味道。端出家常菜,至树阴下,吃饭喝汤,是不是更香?简单生活,朴素温馨。还需要什么呢?
大地之上,处处是好物。你知道,在村外,麦苗青青,无际的小麦给平原铺上了漂亮毡毯。房前屋后,月季蔷薇和紫槐开得养眼,自家的饭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夫复何求? 而老家的老屋和新房,更是我的栖心地。简朴到极致,作为一枚村姑,由衷爱此乡居生活。每次回到乡下的家,都是幸福满满的感觉。天天想唱歌。现在才理解,为啥以前我爸妈喜欢往老家跑。农村特有的蓝天,明净通透,水洗一般,让心也澄澈起来。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活,是我们当下能做到的。
作为一个胸无大志、从来没有奋发图强过的懒人,裸露于大自然中无所事事地发呆,譬如,搬把小靠椅,坐在自家小院里,在新鲜的空气中畅快呼吸,或神游太极、浮想联翩,或心静如水,全无杂念,无迎无拒,随其自然,这,是我理解的自由和幸福。生命最大的奢侈是虚度时光。
夜晚,村文化活动中心灯火明亮,广场舞跳起来。我不会跳,但每晚来打卡,感受气氛。经历过疫情,我们都知道,这有多可贵。不夸张地说,回老家于我等同于过节,想到黄昏斜阳下金色的麦田,犹如米勒笔下的油画,每凝视,不由感恩造物主的恩赐,心,就开始荡漾。有本日本人论茶道的书中说:“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在不完美的生活中寻求完美,乡居,也是我寻求尽可能圆满人生的一种方式吧。在老家,在全然原汁原味的生活中,我也尝试着,试图感受乡村生活的本色之美。那种美,不自知,却使人感动。
而美,是最有力量的。和家人在一起,极简的生活也是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