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能够借钱帮助我们,那是真心实意,时间再久也得记着有朝一日要归还。”10月17日,吴生杰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在重复着父亲一直以来的做人信条。12年前,吴生杰一家因父亲左运齐手术费一筹莫展,厦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管床医生王博文偷偷塞给家属3000元凑齐了费用,他们一直记在心里,最终在2022年国庆假期辗转千里将钱送到医院。这场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好评。(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12年前,医生为患者垫付3000元医药费;12年后的今天,患者家属辗转千里将钱送到医院。如此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令人既敬佩又感动。这样一个故事,看似平常,却让人们见证了医德的璀璨光芒,也见证诚信感恩的力量。特别是,医生援助患者,传递出了医护人员的爱心与公益情怀,浇铸了更好的医患关系,能够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理解与信任。这种医患良性互动的正能量,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有益启示。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有的医生丧失了医德,索要红包,或过度医疗,借病患敛财,招致众多患者不满。少数不良患者成“职业医闹”,加剧医生与患者的对立情绪。
如此语境下,出现医生援助患者、患者感恩医生的暖心故事,首先在为医德正名,既检验了医疗机构的职业操守,又彰显了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当医德源源不断地给社会和公众“充值”时,医患之间就会心灵相通,情感相融,就会演绎出更多患者战胜病魔的生命奇迹。可见,医生援助患者,患者感恩医生,如此互信之举,更是给医患关系注入了一股清流。
医生施爱患者感恩,是医患融合的一种“双向奔赴”。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既要“医病”,更要“医心”,使患者在医院享受到朋友式的照顾、亲人般的关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有效地缓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压力,更加专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和医生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和更强的亲和力。在此,呼吁全社会创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医患双方携手共筑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