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间谍充电宝”窃取公民个人隐私
遇人藏住事 遇事沉住气 生气压住火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 是不断提升自己
合力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婚俗改革”要顺应时势与人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力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栗 水
 

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月27日消息,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等6类食品352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341批次、不合格样品11批次。(7月28日本报03版)

“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其中包括葵花籽、油炸花生米、贡糕等等。”“黄鳝泥鳅中检出恩诺沙星超标。”都是人们经常吃的食品,看到这样的消息不免让人心头一紧:这些不合格食品会给人的健康带来怎样的伤害?市场上这样的不合格食品还有多少?

紧张之余,略感欣慰的是,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合肥、铜陵等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7月25日,2022年安徽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就分别作出批示:坚决打击妨害食品安全、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保障食品安全,责任重如泰山。我省各级各部门正采取有效措施,深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要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就必须上下同心,织牢食品安全保护网,就必须在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等各个环节发力,切实履行职责,齐抓共管。首先,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其次,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和违法成本。此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大合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