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太阳似火,烤得大地热浪滚滚。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骤升,甚至出现“热射病”。素来没有“火炉”之称的合肥,也连续十几天高温不减,且持续数周高温≥35℃。这还不算,居然还连续几日气温高达39℃,实属历史罕见。
我家楼前的南淝河畔,因持续高温,一改往年仲夏夜晚丰富多彩的纳凉繁华景色,极少看见人。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沿河两岸,纳凉的人屈指可数。老宅在凉爽的空调房里,也不利身体健康。有这么一天夜晚,我在阳台上看到,沿河两岸终于有三三二二的人偎依在沿河护栏旁纳凉,或静静地坐在河边夜钓,或在河岸边散步……一见这情景,兴致勃勃下楼,也想到沿河岸边纳纳凉,散散步……
没想到,一出家门,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蒸笼”里……一股股热浪不停地从地底下“冒”出来,蒸得人火辣辣的……偶尔迎面吹来的风,却是热烘烘的……还没走上百步,浑身上下已大汗淋漓,就像刚洗过一次“桑拿浴”,顿感既燥热又闷热。走着走着,见桥上的人行道边有位六七十岁的男子,穿着背心大裤衩,躺在一张铺在桥面的席子上,枕着枕头,跷个两郎腿,一边听着广播,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哼着小曲,一副悠闲自得的纳凉模样。我在给他投去羡慕目光的同时,脑海情不自禁地一下涌现出孩童时也曾与他同样“天当房,地当床”的纳凉情景:那还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家住在城东一片工厂区的一个街道。整个街道,方圆几里,是清一色的平房,而且一幢挨着一幢,光住户,就达上千户,拥挤不堪。
记得那时每逢入夏,太阳一落山,家家户户都会用水把门前的地浇透,等到晚上全家人再出来纳凉。听老人们说,此法是给白天被太阳烤得炙热的大地,好好“降降温”。这一“土办法”十分灵验。地一浇过水,顷刻间热气腾腾,等到晚上,地面就不那么烫,地表温度降下来了。还有就是夏天在外纳凉,蚊虫比较多。为了驱赶蚊虫,有不少人家就用艾草或干草上面加点六六粉,用火一烧,顿时就把蚊虫给熏走了。
从我记事起,我们住在那一带上千户的人家,每到炎夏,家家户户一到晚上,都会从家里搬出用竹子制成的一张张凉床,往门口一放;或把一张凉席、篾席、灯草席往地上一铺,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往上面一躺,纳起了凉;就连一些婴儿也是睡在摇篮里,放在大人凉床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凉快。
我家附近有所小学,有幢三层高的教学楼,是我们方圆几里整个街道内唯一一座高层建筑,加之学校没有围墙,四通八达。一到晚上,楼顶上凉席铺得一张紧挨着一张,睡得人也是密密麻麻的。还有学校操场上的几个水泥乒乓球台,每天傍晚时分,就全让人给“霸占”了。那时一到晚上,整个街道居民区纳凉的市井景象,十分壮观。邻里间相处,也十分亲密。夜幕下,家家户户敞着大门,在门口纳凉享受天伦之乐。或三五成群地围在凉床前,打着牌;或蹲在地上,下着棋;或围坐在凉席上,唠起家常;或借着路灯光,看着书……纳凉的场景,可谓是丰富多彩。
我至今难以忘却的是,那时隔三差五就有一些文艺团体到小学的操场上,搭起个小戏台,有时唱“小倒戏”(合肥地方戏,又称“庐剧”),有时表演黄梅戏,有时上演京戏,有时还有说大鼓书的,经常还在学校操场放映露天电影……给居民纳凉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呢!我看过的不少经典故事影片,也都是当年纳凉时看的。
时光流逝,岁月留痕。眼前一见那躺在桥上纳凉的老人,浮想联翩,那时没有家用空调,也没人见过“空调”究竟长得是啥模样!电风扇也是“奢侈品”,很少人家用过。夏日纳凉,基本上靠手摇一把芭蕉扇,夜晚往露天的凉床或凉席上一躺,来个“心静自然凉”。那时纳凉,简单、简朴,还有一点点苦涩……如今回味,有一丝清凉,从岁月深处徐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