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不“死”就没赔偿只是“冰山一角”
过度“打卡”带来的教育负担不可小视
人生,就是一场加减乘除
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生活
齐心协力防溺水 筑牢生命保护墙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过度“打卡”带来的教育负担不可小视

■ 堂吉伟德
 

如今,“打卡”不再是上班族的专利。在很多小学乃至幼儿园中,“打卡”现象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写字打卡、阅读打卡、英语打卡、跳绳打卡、家务打卡……如果有的家长不及时在家长群“接龙”,老师往往还会专门提醒——“以下同学还没提交打卡:@某某妈妈@某某爸爸……”(6月16日《广州日报》)

“打卡”作为一种学习监督的手段,确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有的家长反映,像佩戴红领巾、整理书包、系鞋带、剪指甲都是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孩子得到了极好的成长,逐渐培养出了对劳动的兴趣与爱好。

不过,如果“打卡”涉及面太宽且呈现出形式化倾向,则会带来两个突出的负面效应。一是让家长和孩子为完成“打卡”任务,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调查的情况看,有的小学生家长每天“打卡”一个半小时,不仅孩子觉得累,兼职当“摄像师”和“导演”的家长更累。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不断增加的“打卡”任务会拉长时间线,也会增加身体和心理的疲惫程度,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用摆拍等方式应付,失去了“打卡”的实际作用。

二是内卷化趋势会加重家长的焦虑程度,让“打卡”成为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打卡”所呈现的结果,会通过微信群、校讯通和课程软件等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再加上一些老师的当众点评和点名督促,实则上就带来了内卷式的竞争。比如很多实践类的作业,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无法独立完成,就需要家长的辅助和支援。如此一来,很多学生干脆不闻不问,直接甩锅给家长由此代劳,无形中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为此,需要对“打卡”从教育负担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一方面要对“打卡”的数量进行必要的限制,区分出必打、可打和不必打等类型,对可打可不打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限制,以标准和类型来约束“打卡”行为,对明显形式化的行为要实施干预和处罚。另一方面,教育等主管部门对于“打卡”的行业行为要实施有效监督,同时要指导行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和约束,避免过多过细流于形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