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考生来说,随之而来的,既是崭新的人生起点,也是重要的抉择时刻——作为迈进大学的最后一关,填报志愿成了另一场“大考”。 被无数学子和家长视为“人生大事”,志愿填报已成为一桩热门生意。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到几万元的一对一服务,甚至还有几分钟自动生成志愿。这些机构和服务背后的含金量,极度参差不齐,而志愿填报师这一新生职业,也充斥着混乱的现象。(6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志愿填报是刚需,但对于考生与家长来说,如何填报志愿恐怕是普遍的难题与困惑,一方面是考生如何确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去学什么以及将来干什么。另一方面是如何在职业规划确定后,去选择分数所在位置能够填报的大学及相关的专业。这些都需要相当的专业性与技巧性,大多数考生与家长显然不具备,正因如此,必要的引导与指导不可或缺。
这也是高考之后,志愿填报能够成为一桩热门生意的内在驱动,也折射出市场化服务之于社会服务需求反馈的灵敏。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单纯的逐利很容易一哄而上,导致乱象丛生,包括从业服务者的良莠不齐、指导与服务专业性欠缺,甚至可能催生出“大数据”智能填报之类的骗局。
可见,志愿填报需要指导与服务,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市场自流,要有起码的监管加以规范。设立机构从业服务门槛,实行职业从业人员资质管理等规范以及相应监管办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志愿填报的本质是服务与消费,遏制志愿填报服务乱象,提高考生与家长的理性也很关键。当前志愿填报乱象丛生,很大程度还是家长对孩子兴趣、意愿缺乏引导能力,对高校及专业、高考招生规则、政策等不熟悉,从而导致了对填报服务的过度依赖。
提高考生与家长高考志愿填报的理性,需要教育行政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指导,并且把更多的功夫放在平时。
另一方面是加强高校专业信息、招生政策信息的透明度,畅通信息渠道,加大与高考招生、志愿填报相关规则、常识的社会普及率,提高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的把握能力,如此,在志愿填报时才会有判断力与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