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打开朋友圈,读到李敬方的《天台晴望》:“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看到一株半夏挺立风中,生动地诠释着《天台晴望》的美好意境。
半夏,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广泛生长于长江流域的绿植,也是一种节气的标签。它的取名很有诗情画意。《礼记·月令》中说:“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宛如夏天的分水岭,把夏天一分为二,是何等神奇。半夏生与鹿角解、蝉始鸣、木槿荣一起成为夏至时节到来的标志。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与伙伴们去打猪草,蒲公英、马头草、车前草全是我们争抢的好东西。有时遇到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常常会去问父亲。有一次,我看到一丛野草,结着玉米般绿色的果子。它这独特新奇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好奇。父亲笑着说:“这是半夏,是一味中药!”从此我便牢牢记住了这蓬仙草。
天岁更新,草木枯荣。一次次的特意寻找,一次次的惊喜对视,让我对半夏有了更多的了解。半夏有白色球状的地下茎,开黄绿色的花,纤细的长柄,勾勒出苗条的风姿,宛如一名乡村少女,驻足在辽阔的田野里。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半夏救济的画面。有一天,邻居王伯伯得了疾病,咳嗽不止,闹得人无精打采,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后来,听父亲说,一个老中医为他把脉问诊,开出了一副中药,最重要的一味,就是半夏。王伯伯连服几剂汤药,竟然痊愈了。这让我对半夏更是刮目相看了。半夏不仅有妖娆的外形,还有妙手回春的一身本领,不禁让我想起了《白蛇传》中的仙草灵芝!
其实,古人很早就开发出了半夏的药用价值。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半夏为君药,开列药方几十种,可谓半夏的知己。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今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晾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寥寥几笔,写出了半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这味可作止咳剂、祛咳剂和止吐剂的中药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依靠科学手段,对半夏进行了分解,得到了大黄酚、丁二酸等十五种化合物,使半夏在更加广泛的医疗领域大显神通。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多么美好的景色,一“尽”一“新”间,夏至悄然而来,万物接替有序,蓬勃生长,半夏带着神圣的使命,出现在故乡的山川河谷。半夏已至,金秋还会远吗?让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做一株绿葱葱的半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