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遇疫情:考生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
专家答疑
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的几个“常识”
安徽首个临床科研门诊“开诊”
切不可“逢苦必吃” 科学“吃苦”才养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首个临床科研门诊“开诊”
为临床科研堵点难点把脉开方
许梦姗 陈尹 记者 马冰璐
 

星报讯 病人遇到身体问题可以预约专家挂号就诊,医护人员遇到临床科研问题怎么办?5月14日上午,安徽首个临床科研门诊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开诊”,一上午就接待了6位医护人员前来“面诊”,“坐诊医生”则是来自临床研究与临床方法学方面的专家。专家根据提前收到的问诊需求,围绕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实施、统计方法学及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临床科研支持与辅导。

当天首次坐诊的专家为中国科大附一院临床肿瘤学主任医师潘跃银教授和中国科大临床医学院方法学专家包巍教授。一上午时间,两位专家为来自医院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等学科的4位医护人员和2位研究生,就临床科研中的“堵点”与“难点”,进行了详细“问诊”,同时“精准把脉”,开出“药方”。

据中国科大附一院科研处处长尹大龙介绍,目前临床科研门诊采取预约制,“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手术,效果有时会存在差异。为了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寻找最佳的诊疗策略,我们设计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有了大致的思路,但具体如何实施还存在很多困惑。”前来“就诊”的普外科主任医师马小鹏表示,通过临床科研门诊,专家从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的建议,特别是对研究实施的具体方法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很多临床医护人员想做研究,但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有时候目标明确了,但思路和方法却不清晰。”潘跃银教授表示,通过“问诊”能够精准找到问题,从而“对症下药”。谈及开设临床科研门诊的初衷,尹大龙介绍,和医生手术、治疗、下医嘱一样,临床科学研究也少不了专业的方法和路径。“如何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帮助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病患服务,我们就想到了开设临床科研门诊。”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