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工作之余最大的不添乱就是宅在家里,少外出。读书、听书、看电视,时间久了总觉得宅家的日子还可以再丰富一些。有天,在菜市场边看到一位农人在卖蒿子,这蒿子我听说过,因为我吃过别人送的蒿子粑粑,味道很香,但不认识蒿子,详细询问得到证实后,我买了一斤回家,决定来个尝试。
小时候我居住的小镇,蒿子粑粑和小米饺是出了名的,不光十里八乡的人来吃早茶,连省城的人也慕名而来。我的二舅妈就是一家餐饮店里做蒿子粑粑和炸米饺的师傅,那个年代早餐吃蒿子粑粑和米饺是幸福的,当我想过嘴瘾的时候,就故意去早餐店里看二舅妈,她会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扣钱买粑粑和米饺给我吃,只记得听她说每天要半夜起来做粑粑。那时没有意识问粑粑和米饺的做法,只是现在想起来做粑粑和米饺时,她已经作古多年了。
回家后,妻子见了我买的蒿子,比较犹豫地说,我们不会做啊。我笑着说,做蒿子粑粑又不是造原子弹、发射神舟十四,需要高科技,我有信心一定会做好的。说归说,我知道做这蒿子粑粑还是需要有些技巧的。于是就调动资源,找到了会做粑粑的农人,电话咨询她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下午,我和妻子分工,她负责择蒿子,烫蒿子,切蒿子,我负责把从市场上买来的磨碎的籼米面炒熟。我打开燃气灶,放上铁锅,舀了一大碗米面倒进去,然后不断地翻炒,直至炒到面粉发黄为止,其中思想绝对不能开小差,否则面粉就会糊了,影响粑粑的口感和味道。别小看这翻炒,真能把手臂翻的酸疼,米面炒熟了,我接过妻子切好的蒿子,倒进米面里,再次把它们翻炒均匀,然后加兑开水,这时的米粉重量增加,米面又黏到锅铲上,翻炒更费劲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翻炒得不停,否则米面就会干湿不均匀,影响了下一步的制作。趁着热气腾腾的时候,把炒熟的米面装到一个大盘子里,趁热搓揉,使蒿子和米面无缝糅合,也使米面更加熟透,不至于米面之间不能粘合。我刚把手伸进盆子里,烫得我赶紧缩回来,脑海里又想到农人告诉我的,一定要趁热搓揉,冷了就会散团了。我硬着头皮,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气神,把米面团子揉得服服帖帖。我脑海里忽然想起父亲在世时,过年做粑粑磨面时的场景,他有节奏地一边推着重重的磨一边笑着对我们说,“粑粑好吃磨难推”,我现在才体会到,这何止是磨难推,面也难炒难揉啊,想吃顿美食还真的要付出才行。
揉好的米面要放在砧板上用手擀成直径一寸大小的圆柱体,再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米团,就可以拿起这个小米团随心所欲做饺子做粑粑了,为了防止粘手,可以用食用油在砧板和手上涂抹一些。不一会儿,米饺和粑粑都做好了,虽说都是熟面,但也不能直接食用,还要通过油煎或者油炸,才能变成可口的美食。
第一次做蒿子粑粑,尝一口,很有过去的感觉,香酥可口,软硬适中,尤其是那蒿子的奇特香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在口中反复回味,咀嚼出过去和现在的滋味。我们把自己的成果送给弟弟们分享,他们都反馈说,特别好吃,吃出了岁月和家乡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