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已经至少有北京、山东、安徽、河南、广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9个省份人社部门宣布,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对超时加班问题排查整治,这在近年来是颇为少见的。(3月29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超时加班现象在很多企业以及行业寻常可见,甚至是变成了部分企业的一种潜规则,无数劳动者对所谓的“996”“007”更是深恶痛绝、吐槽不断。
实际上,类似“996”“007”工作制度,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2021年,最高法、人社部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都知道超时加班属于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前者装作不知道,后者知道也不敢说不,甚至是不得不被裹挟在单位的“加班文化”中无法自拔。
要想从根本上整治超时加班,必须走好两步棋:一是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引导、督促和倒逼企业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敢肆意让劳动者超时加班。在这一轮的整治行动中,很多省市都明确表示,对于整治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强制劳动者超时加班的现象,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督促限期整改,或者是对当事企业和负责人进行追责、向社会曝光等等。
二是要畅通员工内部的监督和举报维权渠道,发现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只有走好这两步棋,才有望从根本上遏制部分用人单位超时加班的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