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师家住合肥匡河南岸一小区,四室两厅的房子,宽敞又整洁。阳台、客厅和餐厅里,有序摆放着多种花卉与绿植,有的在花架上,有的在窗台上,有的在书桌旁,有好几盆花开得正艳。虽是隆冬时节,室内却春意盎然。今年81岁高龄的汪老师,虽患有心脏病等疾病,常年服药,但精神状态不错。看我不停地赞赏他家的花,汪老师领我到阳台改成的书房里,坐下后第一件事,就忙着打开电脑里的家庭养花相册,让我看图“饱览”。相册里一花一文,对每种花的名字、习性、特点及其生长过程中令人惊喜的点滴变化,均有记录。
阳台改成的书房,因面积不大,只有一桌一椅、两个书柜。书柜里摆放的主要是汪老师手边常用的书刊资料,其中农村改革方面的图书资料占了一个书柜。另一个书柜里有两三层整齐地或“立”或“躺”着他多年记者生涯中用过的采访本。1978至1982年的数十本采访本,每一本里都夹了些小纸条。汪老师说,根据这些采访本,他写了一本书,2021年10月该书由安徽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定名为《见证——艰辛的第一步》。这部27万字的书稿是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反复翻阅20多个采访本和大量原始资料,精心撰写的一部农村改革回忆录。以自己的亲历亲闻为据,回望安徽肥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风雨历程,全面展示了农村改革起步阶段的艰难曲折,同时表现了万里等领导人和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
很多记者不注意保存自己的采访本,其实有些内容涉及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采访本,也是一座“富矿”。汪老师还利用当年采访本上的第一手资料,澄清了一些文章对历史的“误读”。曾有一部涉及安徽农村改革的人物传记,他阅后发现里面有不少错误,有的是常识性错误,有的属于作者未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凭想象”下笔而致。为此,他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对该传记里的错误之处,逐一进行辨析与纠正。该书作者读了这篇文章后,不仅诚恳接受了汪老师的“指谬”,而且由衷敬佩汪老师的严谨学风。“名人传记,写法上可以浪漫多姿,但忠于史实,是最基本的要求。”汪老师说。
谈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汪老师说,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平时要加强学习,注重资料积累。他从1982年起,直至退休,一直坚持订阅《新华文摘》《求是》《经济研究》《新闻战线》等刊物。业余时间还自学了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济学等。采访本和采访中接触到的重要文件、材料,他全都妥善保存。二是把握“三头”,即上头、下头、外头。“上头”就是上面的精神,“下头”就是基层的实情,“外头”就是省外甚至国外的相关情况。把握“三头”,才有不一样的发现新闻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比别人深一层,才能写出有分量的稿子。三是写法上要力求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老套。“记者优秀不优秀,要靠作品说话。”汪老师说,记者有过硬的作品才会受人尊敬。虽然当了多年安徽日报经济部主任,但他没有停留于“策划、协调、指挥”层面,而是挤出时间外出采访,写了很多有分量的稿子,对部里同志也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汪老师大名汪言海。他被誉为“新闻界为农村改革开第一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