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俗称绿皮车,在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的今天,我国仍有81对“慢火车”奔跑在湘西、云贵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530个车站,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一些地貌复杂、风光旖旎的沿线美景更成为资深“驴友”的“网红打卡点”。(1月16日《光明日报》)
“慢火车”通常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速度慢的公益性旅客列车,曾是助力精准扶贫、完善区域交通方式、服务百姓出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老乡们出门乘坐的“公交车”,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便民车”。
日前交通运输部表态,优化重点时段农村客运服务供给,持续开行“慢火车”,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等。开行“慢火车”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但刚需背后却是大民生,打的是饱含温情的“民生牌”。搭乘“慢火车”去读书、赶集、打工、嫁娶……逢站就停的“慢火车”也成了山区群众改变命运的“梦想车”、美好生活的“致富车”、开进心窝的“连心车”。
近年来,我国铁路网越发完善,规模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高铁更是发展迅速。但在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交通还没有那么通畅。而铁路部门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断创新与改革上,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步伐,保留这些“慢火车”,为沿线老百姓打开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如今,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其中也有“慢火车”的一份功劳。而让更多农村群众乘坐“慢火车”驶入幸福“快车道”,无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
如果说过去“慢火车”主要是将幸福生活带进偏远地区,而如今就是将这些地区的美丽风景带向外面的世界。由此,让好口碑的“慢火车”发挥全新作用,串起大山深处的诗和远方,未来的生活必将更美好。